本篇文章1807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供应方改革和去产能化的推进,债券违约事件迅速爆发,不良债权转股权的步伐似乎越来越近。
"债转股将成为去产能过程中债务配售的新汤."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将企业债权转换为股权,将有助于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银行短期不良贷款水平和坏账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信贷压力,降低违约风险。然而,债转股的成功需要建立在未来经济稳定和业务改善的基础上。如果只是债务重组而不是真正的结构改革,它可能会推迟旧增长模式的清理,鼓励杠杆作用,并影响改革进程和市场效率。对投资者而言,不良债权转股权将为市场提供结构性机会,一些企业在恢复活力时也可能带来超额回报。但是,有必要仔细筛选企业,防范流动性风险。
债转股再次出现
7日,中煤集团山西华宇能源有限公司宣布2015年首次发行的短期融资券(简称“15华宇cp001”)无法按时足额兑付,成为本年度债券市场第9起重大违约事件。
市场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供给面改革推进和产能去化,结构转型之痛将会到来,信贷风险事件将进一步加速,债务违约将逐渐成为常态。相应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余额和比例是双升。为了实施供给侧改革,解决银行不良贷款激增的问题,经国务院特别批准,银行开始尝试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化解“潜在不良资产”。
所谓债转股,是指国家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将银行与企业之间原有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控股(或控股)关系。
今年3月8日,荣盛重工(现更名为华融能源)宣布启动当前的债转股。根据公告,该公司计划向债权人发行多达171亿股股票,以抵消171亿元的债务。3月24日,华融能源率先完成债转股试点,点燃了非金融企业债转股的需求。
从政策层面来看,债转股自1999年启动以来,已经过了多年,如今又被提上了日程。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企业杠杆率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逐步降低。”同一天,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表示,“债转股”仍在研究中,需要一系列的系统设计和技术准备,才能被推开。最近,一些媒体援引CDB高管的话说,第一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规模约为1万亿元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将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被化解。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产能过剩和政府全面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预计本轮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将更大、计划更多。本轮重启的债转股最大的特点是将以市场为导向的方式进行。预计转换后的新股东将参与企业的经营。与传统的债转股不同,其相应的信贷资产可能是正常贷款或关注贷款,这将化解商业银行的“潜在不良资产”,并为去杠杆化和供应方改革提供支持。
短期有助于防范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继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后,1999年实施债转股,成功防止了银行不良资产率高引发的金融危机,避免了大型国有企业因负债累累而大规模倒闭,为维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轮债转股重启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析师指出,债转股确实为化解某些行业的潜在不良资产和帮助过剩行业去杠杆化产能提供了一个替代方案。将企业债权转为股权有助于在短期内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为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争取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释放信贷压力,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然而,短期的改善需要被长期的增长所消化,债转股的成功需要以经济的稳定和后期经营的改善为前提。不良风险能否化解,最终取决于债转股后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否大幅提高。
中投证券指出,如果债转股进行得恰当、准确,它将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有力工具。恰当、准确地选择产能过剩行业的优质企业实施债转股,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振兴和债权人利益恢复的双赢局面。但是,如果债转股规模过大,将会延缓去产能的进程,不利于重组目标的实现。
中信证券(Quote 600030,BUY)进一步指出,债转股也存在风险,容易导致金融纪律的逆向选择,即正常情况下能够还本付息的企业拖欠未来利息,本应退出清算的僵尸企业推迟清算进程,影响银行的利率和市场效率。同时,它也对中国目前的分业银行体系提出了挑战。从欧美的经验来看,通过立法限制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可以有效防止道德风险,使其不能自由地进行大规模的债转股。
具体到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债转股将有利于重点企业化解风险,一些企业在重振和恢复活力的同时也可能带来超额回报。投资者可以关注它们所提供的结构性机会,但他们需要仔细筛选企业,警惕未能改善后续运营带来的更大风险。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债转股短期有助防风险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