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8字,读完约5分钟
4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从湖北省某部门获悉,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的楚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原集团”)已“基本停业整顿”,进一步治理仍在进行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从发展改革系统获悉,经批准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即将出台。
与2014年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相比,《纲要》最大的变化是重新调整和保护长江生态,重保护轻发展。
长江一直是中国传统石化工业的聚集区,长江沿岸的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其污染威胁一直备受诟病。
在《纲要》出台前夕,地方政府迎风招展,纷纷“亮剑”。长江沿岸各省的化工企业进入了密集停工期,化工行业可能面临洗牌。
楚原集团停工整改,相关责任人被带走
楚原集团位于鱼米之乡江汉平原。荆州是一个农业大城市,工业基础薄弱。楚原集团一直是当地的纳税人。
据楚原集团网站介绍,该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百强企业之一,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占地1600亩,总资产超过20亿元,员工超过4000人。主要从事染料中间体和活性染料、有机化工原料、生物医药和化工机械包装的生产和经营,产品涵盖了染料生产中间体的80%。
今年2月底,湖北省环保厅下发文件,表示将配合华南环保监督中心对楚原集团进行现场检查,并向荆州市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监督意见的监督通知。这一次,楚原集团被“暂停整改”,目前仍在处理中,结果尚未公布。
“在省里的领导下,这件事被决定整顿。这次是真的,各种阻力都消除了。”上述湖北省某部门负责人表示,处理的力度不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楚原集团内部核实了解到,楚原近期处于停产整顿状态,不清楚何时恢复生产,部分污染责任人已被带走。
2月26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发出监管通知,对楚原集团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识别楚原集团是否涉嫌环境污染犯罪,并及时移交;楚原集团是否应该并已经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在长江上设置排污口,应及时进行筛选并移交处理。
据新华社4月18日报道,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我们对一家重点化工企业的走私进行了大力打击,发现该企业通过暗管向长江排放污水。非法问题。”
曹广晶没有说出企业的名字。他说,对于这类高污染企业,必须下决心就地治理整顿,直至达标排放。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补充说,目前,涉案工厂已被暂停整改,数名责任人已被拘留,有关部门仍在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它是经济的支柱和定时炸弹
自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讲话以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趋势开始发生变化。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长江生态环境的恢复应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应重视保护,而不是大开发。
虽然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许多湖北人对楚原集团的“现实”感到惊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楚原集团的情况采访了几位荆州官员,一位官员私下表示,“石首没有大企业,楚原集团是经济支柱和定时炸弹。”
2014年,《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楚原集团采访了时任荆州市市长李建明。李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而是回答说:“有很多化工企业在荆州已经存在了几十年,比如萨隆达和。”关键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传统产业和老企业不是历史的“包袱”,只要按照现代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升级,也能焕发青春。在环境方面,它可以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
事实上,人民和媒体的监督一直没有中断。百度进入楚原,最常见的关键词是“污染”。石首贴吧的首页经常被楚原集团的污染帖子屏蔽。
2007年3月,央视《焦点访谈》以“重复污染”为题对楚原集团进行了报道,新华社报道了“中国著名品牌“楚原”被授予“冲压奖”后的沉重环境成本”,当地媒体也有很多相关报道。湖北省环保厅监管总队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楚原集团的排污问题由来已久,已经被处罚多次。
根据石首市人民政府2014年工作报告,2013年,全市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为4.85亿元,增长31.4%。楚原集团预计完成年销售产值69亿元,仓储税1.5亿元,分别增长74.2%和50%。
据荆州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荆州新闻网报道,2015年,楚原集团纳税2.8162亿元,成为当地第三大纳税人。
当地政府对污染报告并不漠不关心。2007年,楚原集团被勒令关闭部分生产线进行整改。九年后,楚原集团再次遭遇“亮剑”。
根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解释,坚持依法治污是必要的。自2015年以来,150家重污染企业被关闭,数百起环境违规事件得到处理。
湖北一位官员还透露,由于环境问题,湖北另一个涉及数百亿投资的制造项目也已完全停工,开工时间尚未确定。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长江经济带规划纲要出台在即 湖北整顿明星化工企业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