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8字,读完约5分钟
人民币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企业综合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行业间激烈的价格竞争使企业变得极其敏感。
4月15日,随着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第119届广交会正式开幕。广交会每年举办两次,其成交额将直接反映未来六个月中国对外贸易的走势,因此被誉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可以首先感受到外贸形势的变化。在广交会上,许多出口企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的日子不好过。然而,人民币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企业综合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行业间激烈的价格竞争都给它们带来了麻烦。
许多企业试图通过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出路(爱吉、净值、信息),相当多的企业希望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但高成本使他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些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能加大对企业出口的支持。
大企业寻求转型,中小企业缺乏信心
根据海关总署4月13日发布的数据,第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2万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总额为3万亿元,同比下降4.2%。3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0.9%,这是9个月来首次出现正增长。占中国贸易一半的机电产品出口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7.3%。
“对于家电类机电产品,这种反弹趋势可能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明星集团海外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范蠡告诉记者。
范蠡表示,反弹的基础是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企业加大了对新产品和新功能研发的投入,刺激了海外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产品大打折扣,这刺激了国外市场的潜在活力。
,范蠡介绍说:“除了开发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爱智、净值和信息)和投入使用效率更高的新设备外,星集团还在完善其冷链系统和升级其智能系统”
格兰仕集团海外营销总监刘擎宇也表示,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在不断增加。根据目前手头的订单,格兰仕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出口令人印象深刻,预计将有15%-30%的同比增长。
至于中小企业,其内在动能和发展热情显然不高。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霍建国认为,40%的外贸出口基本上是由民营企业承担的,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目前,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基本处于弱势地位,在原材料采购、银行信贷、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处于艰难的发展环境中。
一家小型陶瓷企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尽管第一季度企业出口保持稳定,但全球整体经济下滑、政治不稳定以及出口国和地区货币贬值,使得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情况不明朗。
许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小企业发现,他们大多把“与老客户保持联系,降低价格”作为应对外贸“寒潮”的主要方式,信心普遍较低。
“我希望汇率和原材料价格能够稳定下来”
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下调了0.2和0.1个百分点,至3.2%和3.5%。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的双重波动使企业异常敏感。一些参与的家电企业认为,目前,汇率红利没有得到明显体现,企业面临的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从长远来看,汇率和原材料价格的稳定确实有利于出口。
樱花雪电国际贸易部业务经理徐旭辉表示,短期内,人民币贬值将有助于出口。然而,顾客也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他们通常用它来压低价格,从企业那里寻求更低的价格。
除了汇率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据范蠡称,原材料价格在1月和2月见底,但最近钢铁和塑料等原材料价格反弹超过10%。当材料价格上涨时,产品价格不会上涨。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原材料的价格已经下降,这部分利润毕竟已经给了客户。
人工成本的增加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受访企业表示,由于物价上涨,提高工人工资是合理的。只有这样,企业的综合成本才会变得很高,经营压力才会大大增加。
徐旭辉表示,为了减轻人工成本带来的压力,樱花雪电未来可能会以机器取代人工。然而,这对于目前的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毕竟机器人的一次性投入成本(报价为300024,购买)非常高。
一家五金矿产外贸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高,一些同事已经将工厂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
许多企业希望政府增加出口补贴,但贸易壁垒是一个障碍。
最近,据外国媒体报道,在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后,中国可能取消对某些行业出口企业的各种补贴。
取消出口补贴的行业包括硬件和建筑材料。记者走访了几家五金建材企业,企业负责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吃一惊:“如果这是真的,对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外贸型企业将是致命的打击。由于是出口到美国,对于五金和建材行业来说,如果出口退税补贴被切断,产品利润将非常微薄,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大大压缩空。”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119届广交会开幕:外贸压力犹存 大企业转型应对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