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3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中国农业银行(报价601288,Buy)在票据买入和转卖业务中经历了重大风险,这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再次成为热点。

票据中介“一票多销”的混乱和票据利率的大幅上升,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甚至为银行的风险管控敲响了警钟。如何实现“去能力”,有效防范风险,已成为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银行的风险防范措施也已迅速启动。

票据风险再次“警告”银行

2015年12月31日,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票据业务风险预警的通知》,在2015年上半年对票据业务进行现场检查后,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了风险预警,强调所有金融机构不得办理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业务,已承兑和贴现的原始凭证应标明银行信息,防止虚假交易和重复使用发票。此外,检查发现的违规行为包括:转移票据转卖业务规模,减少资金占用,利用承兑贴现业务夸大存贷款规模;用贴现资金偿还旧贷新,调整信贷质量指标;发放贷款偿还贷款和掩盖不良贷款。

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最近,几家大银行的总行也对票据业务发出了风险警告,并暂停了部分机构的票据业务。渤海银行评论员轻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20日,直投市场多次提价超过30个基点,转投市场也上涨了约30个基点。从数据来看,票据利率回升可能与近期大银行加强票据业务风险管控有关。

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银监会紧急警告票据风险,表明这个问题不应该被低估。银行通过非法操作(如贷款和票据贴现)接受票据,可能会掩盖信贷风险,使监管机构更难控制系统性风险。”轻舞坦率地说。

对此,多位行业专家也表示,农行票据风险的暴露可能会加速票据冲向信贷规模的现象的消退。此外,监管机构对此问题也非常重视,票据涌入贷款的现象也受到银监会的关注。预计2016年信贷票据比重将下降8000亿元。

据了解,对银行而言,由于票据是其信贷资产规模的一部分,银行有动机通过贴现的方式将规模从表内转移到表外。例如,对于签发,由于票据是表外业务,所以签发票据可以获得一定的费用收入。对于贴现,可以获得贴现利息收入。此外,它可以为银行带来保证金存款,保证金存款也是中小银行的一个重要增长来源。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金融机构票据融资规模为4.64万亿元,占贷款总额的近5%。

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平滑“去产能”成为银行风险防范的关键

“2016年,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没有改变,这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了持续压力。预计年底不良贷款率将升至2%至2.2%。小微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贷款和部分信贷业务的风险趋势仍然是决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状况的重要因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尤其是在产能削减和去杠杆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风险是否会加快,应引起关注。

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事实上,如何稳步“去产能”已成为商业银行当前防范金融风险的当务之急。据记者了解,1月21日上午,一家股份制银行发出通知,将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冶炼等纳入其中。在压缩和退出行业范围的同时,对行业内现有客户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与此同时,大型银行最近相继发布明确文件,暂停铁矿石、钢铁贸易和煤炭行业的票据贴现业务。

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据了解,今年以来,各银行进一步加强了对钢铁贸易等行业的融资管理,甚至一些大银行也下发文件要求对表内贷款、表外融资等金融资产服务实施锁定控制。未经批准暂停批准,不签署合同暂停新合同,对已经签署但未撤回的合同暂停撤回银行信贷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宣长能表示,目前,商业银行应更加关注第一还款主体的偿付能力,不断提高风险评估和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在贷款评估时,应以对第一还款来源的评估作为贷款发放的主要判断依据,通过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和精细化风险管理能力来防范信用风险。

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此外,面对当前的经济低迷,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宣长能强调,商业银行应加强资本约束,更加注重资本质量。要通过引进战争投资、公开上市和发行新的吸收亏损的资本债券,不断提高抵御风险和吸收亏损的能力。同时,要科学制定资本规划,搞好资本的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强化自我约束机制。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平稳“去产能”成防风险关键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