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6字,读完约4分钟
“去产能”金融命题:国务院要求压缩和收回“僵尸企业”贷款
引导阅读
“压缩产能过剩行业本身的贷款是供应方改革的一部分。”东方证券银行(orient securities Banking)首席分析师王建向《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供应方改革也是为了关掉‘僵尸企业’,尽可能多地收回可收回的贷款。”
本报记者杨志进张琪北京报道
“去产能”提出一个月后,国务院出台新措施,严格控制产能过剩企业的融资。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去产能”是供应方改革的任务之一。
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金融支持产业效率提升的措施。措施之一是坚决减少和收回相关贷款,支持解决长期亏损、偿债能力丧失、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不合格、整改无望、产能落后的企业产能过剩问题。
这类企业在业内也被称为“僵尸企业”。由于大量“僵尸企业”的出现,金融和经济数据不同步,导致“热钱冷经济”现象。例如,2015年,m2增长率高达13.3%,但经济增长率仅为6.9%。学术界也称这一现象为“货币空转向”。
这背后的原因是,煤炭、钢铁等“僵尸企业”大多是地方政府支持的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继续向“僵尸企业”发放贷款。然而,“僵尸企业”并不将贷款投资于实体经营,而是利用贷款“借新还旧”,导致信贷资源的低效利用。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余额仍在增长。根据央行数据,2015年产能过剩行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较2014年底下降2.4个百分点,但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
1月4日,一位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谈及供方改革时表示,当务之急是坚决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地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埋没在地下,释放宝贵的物质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
“压缩产能过剩行业本身的贷款是供应方改革的一部分。”东方证券银行(orient securities Banking)首席分析师王建向《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供应方改革也是为了关掉‘僵尸企业’,尽可能多地收回可收回的贷款。”
但这并不容易。压缩和收回“僵尸企业”的贷款可能导致“僵尸企业”倒闭,甚至导致下岗职工失业。当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甚至下降时,失业救济等支出将使地方政府面临更大的财政收支压力。
王建认为,“僵尸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不高,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压缩可能会使金融机构无法完全收回之前发放的贷款,金融机构的不良率将相应上升。
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2015年第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1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1.59%,同比增长0.43个百分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支持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王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一种方法是监管部门放宽不良贷款核销条件,银行加快不良贷款核销速度;另一种方法是,银行将不良资产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
27日召开的常务会议认为,支持产业效率升级是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上述支持措施外,会议还提出以下措施: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技术装备和产业强基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通过并购贷款、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鼓励并购;三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扩大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继续整顿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不合理收费标准。
(编辑:马春元,电邮:梅西@ 21京基)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去产能”金融命题: 国务院要求压缩退出“僵尸企业”贷款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