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4字,读完约3分钟

消费者在没有批准证书的情况下无法获得许可证的常见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昨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汽车产权证按揭问题公开采访了多家汽车企业,并首次指出,汽车产权证按揭问题已成为行业潜规则。针对消费者购车后无法获得牌照、无法合法上路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要求汽车公司保障消费者购车时获得证书的权利。对于存在严重证书问题的运营商,中国消费者协会将通过大众媒体予以披露,提醒消费者购买存在风险。

中消协约谈车企发布消费警示 合格证质押成销售潜规则

证书抵押不是这样

据了解,车辆合格证是机动车制造商出具的证明车辆合格的法律文件。汽车认证不具有财产属性和权利,但在现实中,市场上普遍存在“汽车认证抵押贷款”的融资模式。

自去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协会不断收到消费者关于未能获得证书的投诉。许多车主表示,在购买新车后,4s店拖欠了汽车的合格证和发票,使他们无法获得牌照。其中,云南玉溪数百名力帆车主因无法获得合格证而失去了兴趣。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张德志表示,近年来,消费者购车后不能及时获得车证的问题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此类投诉涉及面广,投诉数量多,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消协约谈车企发布消费警示 合格证质押成销售潜规则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5年全国消费者协会受理的汽车产品投诉统计分析》,2015年,合格抵押贷款问题成为汽车权益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

供应商控制漏洞

据《北京商报》记者调查,经销商将新车合格证拿到银行进行抵押,以缓解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是目前大多数4s店的做法。对于每个4s店来说,很难从制造商那里拿起车来一次性付清车款。部分费用为金融机构贷款或金融机构出具的承兑汇票。金融机构要求制造商持有汽车证书。经销商卖掉汽车后,他去银行取消抵押并赎回汽车证书。

中消协约谈车企发布消费警示 合格证质押成销售潜规则

“如果汽车经销商盗用消费者的购买价格或资金链断裂而无法赎回证书,消费者的许可权通常无法实现。”张德志告诉《今日北京商报》记者,房贷行为包括经销商的个人行为和制造商的直接参与,并直接与贷款机构和经销商签订了三方协议。

中消协约谈车企发布消费警示 合格证质押成销售潜规则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小组成员王慧娟表示,制造商应履行其控制义务,以确保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获得批准证书。生产企业有义务控制经销商,并应确保经销商在销售汽车时向消费者交付凭证。

诚信“盲点”的再警示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表示,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的投诉无法得到合理解决,这将制约汽车行业的发展。获得购买证书是消费者的首要权利,向消费者提供购买证书是制造商和经销商的首要义务。任何经营者之间的债务纠纷都不能成为损害汽车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理由。

中消协约谈车企发布消费警示 合格证质押成销售潜规则

根据计划,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在研究汽车认证诉讼,针对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界定的“盲点”,推进维权工作。张德志透露,中国消费者协会采访多家汽车制造商的目的是敦促汽车制造商加强对汽车经销商的监管,同时控制合格证的交付过程,确保消费者按时拿到车辆合格证。如果经销商因车辆合格证抵押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汽车制造商应积极承担责任,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存在严重证书问题的运营商,中国消费者协会将通过向大众媒体披露提醒消费者购买风险。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中消协约谈车企发布消费警示 合格证质押成销售潜规则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