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7字,读完约8分钟

自2012年起,梅州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验区。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分行积极落实相关规划、计划、制度和措施,努力探索先行,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捷性和满意度明显提高。被广东省省长朱评价为“扎根农村基层,实现农金对接,立体社会管理,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四要素”。中国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总结了梅州市以往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实践,提出通过完善配套服务机制、利用好金融政策惠农、普及金融基础设施、完善农村信贷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深化农村普惠金融。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梅州农村普惠金融建设

(一)建立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配套方案和措施。一是坚持政府在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主导作用。2013年7月,梅州市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签署了《梅州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备忘录》。在市县两级,建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成员单位,把落实情况作为“一号”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建立“政府主导、群众推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二是高质量地制定总体规划和配套政策。出台了《梅州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梅州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实施备忘录实施方案》等20多项配套政策,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要素市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推进普惠金融。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第三,建立高标准的政策支持体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全面实施降息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再融资和再贴现工具的使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2012年以来,共降息8次,RRR降息8次,支农再贷款26.06亿元,全省首笔扶贫再贷款2亿元,释放流动资金23.64亿元,贷款年均增长17.5%。充分发挥金融资金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放贷意愿。争取省政府首批7亿元股权基金用于粤东、粤西地区的振兴和发展,设立各类信用风险补偿基金近3亿元,并拥有7种政策性农业保险类型。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二)发展多层次融资渠道,增加金融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一是利用自主开发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评级系统,将信用等级为a级以上的优质企业优先推荐给梅州市金融工作局作为上市后备名单或推荐在“新三板”上市。目前,已有102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总数和新三板企业数量在广东省五个山区城市中排名第一。2012年以来,企业直接融资98.5亿元。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第二,创新符合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特点的金融服务。涉及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全过程的ppp项目,覆盖了股权和债权的综合融资服务模式,成功登陆。目前,辖区内有三个ppp项目,授信额度21.7亿元,贷款1.1亿元。总投资61.5亿元的邗江高坡水利工程是首批12个国家级引进社会资本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试点项目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单笔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预计未来将引进社会资本19.56亿元。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第三,对于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和补充抵押贷款等政策性金融工具。截至2016年7月底,农业发展银行梅州分行已实施10个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项目,支持江南新城和金山区土地整理储备项目,兴宁棚户区改造项目等。,贷款总额50.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余额30.51亿元。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3)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支付的广泛覆盖。率先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站全覆盖,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小额取现“村村通”工程,农村基本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推广银行卡转账、普通消费、代理支付、社保支付等便捷支付功能,推广pos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服务,拓展现代支付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截至2016年7月底,农村居民人均持有银行卡1.27张,比2012年底增加0.57张;2654个农业取款服务点共办理取款113.56万笔,取款总额4.92亿元。试点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农退”新模式,在现有农退服务点上叠加农村淘宝服务站,构建商户、银行、农村电子商务和群众共赢的合作新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村支付渠道供给。大力推广金融ic卡应用,推动金融ic卡在公共交通、蔬菜市场、物业门禁、志愿者卡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在梅县区傅贵市场蔬菜市场拓展金融ic卡的应用,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支付环境。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发展普惠金融的思考

目前,梅州农村普惠金融建设仍存在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缺乏广度和深度、农村信用信息共建共享和定期更新机制缺失等问题。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完善配套服务机制。系统梳理“三农”、中小企业、助学、就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整合支持资金,通过担保、保险、贴息等方式尽可能集中使用,充分发挥金融资金的激励作用。减轻或免除不必要的费用负担,如减免农村房屋权利确认、登记、认定和评估等费用。,从而造福人民。强化农业保险在风险保护中的作用,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农业保险品种,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多层次巨灾保险体系。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普惠金融建设,推进ppp模式,打造政府资金+民间资本+产业链金融的普惠金融新模式。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二)利用好惠农财政政策。跳出固有思维,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先导区优势。一是积极探索和创新“两权”抵押试点工作,为整体改革积累经验。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服务,实现“长尾效应”,降低服务成本。第三,把农民、农业企业和企业联系起来,构建互利共赢的商圈平台,构建集电子商务、金融、消费和农产品信息发布为一体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第四,加强与农业发展银行和CDB的对接,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长期、低利率的优势,扩大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和抵押补充贷款等优惠政策,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优惠贷款支持。第五,充分发挥央行支持再融资和再贴现的信贷政策,扩大涉农信贷供给,用低利率资金支持农民增收增效。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3)进一步提高金融基础服务水平。一是优化金融网点和支付方式。优化农村实体网点布局,继续推进产品、人才、资源和服务的下沉,努力提升农村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加大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移动金融服务的推广力度,推进“帮助农民取款+农村电子商务”和“帮助农民取款+移动支付”模式,真正开辟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第二,普及金融知识。要把普及金融知识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利用农村夜校、文化广场等平台,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金融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实现常态化。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开展农村住房、就学、医疗和生活服务等消费信贷产品的研发,设计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信贷模式和服务方式。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审核效率。第四,普及权益保护。按照一次总付合同的方式,金融机构派驻吊点的优秀员工担任社区金融顾问,主要负责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解决金融消费纠纷,并在第一时间为农民维护金融消费权益提供帮助。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4)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一是完善信息共享和更新机制,尽快推进中小企业信贷信息与融资对接平台的网上运行,加大信贷信息对中小企业和农民融资、信贷、商业和智力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信贷融资培育机制,加大信贷信息和信贷产品的推广应用,建立信贷+金融扶贫、信贷+担保基金、信贷+农村权益、信贷+网络金融等应用模式。三是建立信贷市场培育机制,积极培育和支持信贷中介机构发展,推进信贷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思考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