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0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本报发表文章《皮革服装行业有望率先走出调整期》,在皮革、服装等相关行业引起强烈反响。为此,记者就目前业界关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采访。
行业集中度预计将继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全国皮革服装产量为8025.75万件,皮革服装产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是浙江、河北、福建、江苏、辽宁、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和广东。其中,浙江皮革服装产量为2960万件,占全国产量的36.88%,总量为1057.82万件,高于河北排名第二的1902.25万件。
记者注意到,这是浙江省自2014年以来第二次获得全国皮革服装生产冠军。2014年,曾连续几年位居全国第一的河北省,由于产出下降6.35%,一度下滑至第三位。
“不同省市之间的排名变化反映了皮革和服装行业的两种趋势变化。一是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皮革服装业的结构调整,即更加关注国内市场。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副主席、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友发在接受采访时对此进行了分析。
记者从浙江皮革工业协会了解到,近年来,皮革和毛皮服装行业集中在浙江省的趋势是明显的。与传统的产业转移不同,浙江的产业转移更多地体现在品牌、设计、印刷等产业链的前端。在浙江省第一个省级特色镇海宁皮革时尚镇,来自深圳、广州、北京、辽宁、河北等地的企业近年来也呈现出增长趋势。这些企业中有些在这里设立了设计和印刷基地,有些甚至将公司总部搬到了这里。
以辛集为代表的河北皮革服装业,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皮革三大产业基地之一。近年来,由于环保监管的双重影响以及俄罗斯和东欧低端毛皮出口市场的下滑,产业规模受到明显限制。2014年,其产量一度降至1790.11万件。
“这表明,单纯依靠数量扩张的增长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皮革和服装行业的新一轮发展必须更多地融入品牌、设计、时装发布、高级定制和皮革文化传播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业研究中心主任郑永军教授告诉记者。
空的皮衣消费仍有增长空间
2015年对许多皮革服装制造商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导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在恐慌中,一些企业采取了“出售”的方式进行库存,外贸出口进一步萎缩。
然而,据哥本哈根皮草中国总裁崔易云介绍,中国国内的皮草消费已经增加了空室。她的依据来自哥本哈根皮草最近在北京、哈尔滨、成都等城市对600名消费者进行的采访。这项针对女性消费者的调查显示,29%的消费者在皮草上花了5000元至15000元,而49%的消费者还没有花掉这笔钱。
崔表示,从欧美和韩国的皮草市场来看,一方面皮草已经成为主流时装周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品质和品牌的重要性,而不是价格战中的“卖皮草当白菜”。
□□□□□□□□□□□□□□□□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2016年皮革服装业怎么走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