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5字,读完约8分钟

[危机后,美联储扩大了其监管权限,以监管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金融机构,同时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证券、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

[自2014年11月以来,欧洲央行直接监管了欧元区和其他自愿加入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ssm)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这些银行的总资产超过300亿欧元,或总资产超过其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

[关于资本市场的微观监管,央行似乎不一定要带头。具体来说,最好在2002年之前回到框架。2002年以前,有中国证监会,但没有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

地方风险的频繁暴露和股市的剧烈波动,把对当前金融分业监管体系缺乏有效协调的批评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向:一是保持现有的“一线三会”格局不变,然后成立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二是简单地将“三会”并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第三个方案介于两者之间,即“中央银行+行为监管局”,即“三会”的审慎监管职能合并到中央银行,同时成立独立的行为监管局,即“中央银行+审慎监管局+行为监管局”。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全球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监管的演变,并倾向于第三个方向。简单地给“一方三会”戴上帽子的模式可能只是换汤不换药,因此有必要对组织结构进行一些实质性的调整。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要注意责任、权利和工具的匹配。中央银行与金融市场非常接近,拥有最后贷款工具,可以作为最后贷款人,同时也应该被赋予相应的监管权力。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或观点。

在讨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三个方向中哪一个更合适之前,我们应该先搞清楚危机前后世界上几个主要监管体制的发展和演变。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是英格兰银行。它成为第一家中央银行的原因是它创造了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通过有效利用最后贷款人的作用、管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监管银行,英国创建了第一个现代资本市场体系。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在英格兰银行成为现代中央银行之前,银行挤兑和流动性危机经常发生在金融系统中,这是由于流动性管理的外部性——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管理流动性,缺乏协调,缺乏流动性管理和协调工具以及最后贷款人工具。在那之后,英国的银行挤兑减少了,尽管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几次大萧条,但在2008年之前的150年里没有挤兑。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联邦储备系统和欧洲中央银行系统(ecb系统)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演变也值得关注。然而,与英格兰银行相比,这两家银行的历史都很短。

早期,美国曾两次试图建立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但都失败了。在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前,尽管美国经济增长相当繁荣,但银行业危机仍在继续,社会和经济成本也不小。美联储成立后,虽然美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良好,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部门评估计划(fsap),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并不是一个世界模式,很多都是由历史原因和相关部门之间的长期争论造成的。正是由于相关部门之间的长期争论,美国才长期没有中央银行。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然而,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本身相对完善,并且拥有世界最大经济体和美元的优势,尽管美国监管不是一种模式,但自美联储(Federal Reserve)成立以来,美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良好。

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美国监管体系的问题。危机后,美联储扩大了监管权限,负责监管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证券、保险、金融控股公司和其他金融基础设施,并率先制定了更严格的监管标准。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回顾欧洲央行的简史,1999年欧元区成立时,只有货币政策是统一的,由统一的央行制定和实施,但没有统一的财政和金融监管,所以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例如,如果意大利的一家银行有问题,它将由意大利自己解决,而它找不到欧洲央行。这种情况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因为欧元区不是一个主权统一的国家。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央行也大力推行宏观审慎政策,直接干预各国的银行监管事务。自2014年11月以来,欧洲央行直接监管了欧元区和其他自愿加入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ssm)的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这些银行的总资产超过300亿欧元,或总资产超过其东道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0%。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那么,上述全球金融监管体系的变化对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如果我们参照全球体系,那么英国对我们来说具有最相关的参考价值:英国既有全球大银行,也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英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也符合现代金融体系的设计。在形成这一体系的过程中,英国犯了很大的错误,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但危机过后,新的执政党纠正了这些错误。在对这些重要背景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答案是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应该走哪条路。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有效发挥央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更有效地监管金融机构,更有效地维护和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更有效地应对和化解金融体系风险。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对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主要由美联储负责。当然,在美国还有其他的协调机制,但是美联储在系统监管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应该承担监管重要金融机构的主要责任。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权力与责任的匹配

事实上,简单地在“一连三次会议”上“戴上帽子”就意味着换汤不换药。特别是去年夏天股市波动期间,市场明显感觉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问题突出,有必要对组织结构进行一些实质性调整。

关于资本市场的微观监管,央行似乎不需要带头。具体来说,最好在2002年之前回到框架。2002年以前,有中国证监会,但没有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当然,现在保险业和银行业都变大了,微观、产品和小机构的监管内容可能与证券市场整合,宏观审慎政策可能与央行整合。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核心是要注意责、权、工具的匹配,同时继续支持资本市场的发展。调整金融监管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监管,更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还有一个问题,谁有政策工具来应对系统性风险,谁是最后贷款人,谁应该被要求应对系统性风险?显然,央行与金融市场非常接近,拥有最后贷款人工具,可以承担维护和增强金融体系稳定的重任。但是,既然允许它承担责任,就有必要赋予它相应的监督责任和权力。权力包括活动之前、期间和之后的监督。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最突出的特点是资本市场不发达。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这方面的职能可以留在中央银行之外。也就是说,在宏观审慎政策方面,中央银行发挥了主导作用,但中央银行没有必要在微观监管以及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小微银行、信用社和信托等监管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保持良好的声誉是必要的。央行可能不希望看到投资者在股市亏损或购买保险后抱怨。因此,我不倾向于建议简单地将所有“三次会议”整合到央行中。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今年1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经历了大风大浪,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不断释放,许多投资者对国内信贷市场的风险相当担忧。一旦风险爆发并引发对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我们当前的金融监管框架将如何应对?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让市场明白,如果发生火灾,消防队在哪里,消防队有工具、有责任、有权力,那么市场就不会在发生火灾时极度恐慌。消防队的存在和运行机制并不制约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来自于内生性和外生性:内生性是一个很好的机制——减少起火的可能性,及时发现火焰并将其扑灭;外源性是一种良好的发展生态——更强的制度、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经济。防火不能限制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也不能因为防火而砍伐森林,使小树和小草无法生存。

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只要有良好的机制和内外协调,即使有火灾,也会被及时发现和扑灭;同时,它不会因为防火而限制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限制经济增长。

(作者是CICC公司的总经理)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宏观审慎政策架构 亟须实质性调整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