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91字,读完约5分钟

每个记者刘维军

国家和地方政府使用大量“真钱”来鼓励和推广新能源汽车,这正成为一些人觊觎的一块蛋糕。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一些电动汽车工厂和租赁公司利用回收电池组的方式组装整车,骗取政府大量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此,动力电池专家王敏(化名)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补贴的企业大多是小型企业或改装厂。”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这些行为大多对电池大惊小怪。例如,一组电池组安装在多辆汽车上,以骗取政府补贴。”一家电池制造公司的负责人李林(化名)告诉记者,“电动汽车的动力转换模式更容易实现这种操作。”

根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在R&D获得补贴和销售。只要车辆符合相关技术标准,除中央财政补贴外,还可享受地方补贴。高额补贴不仅使一些没有新能源技术储备的汽车制造商急于“电气化”,而且在销售过程中也要进行计算。据记者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已展开调查,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企业可能面临吊销生产资格的严厉处罚。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作弊”对电池大惊小怪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报价为600617,购买量)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累计销量达到33万辆,同比增长34%。这时,电动车的“作弊和修理”问题也浮出了水面。

王民向《国家商报》记者解释说,一些汽车企业骗取新能源补贴主要有两种方式。首先,整车公司是独资或参与汽车租赁公司,他们通过“自我生产和自我销售”得到国家。电动汽车的地方补贴;另一种方式是由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牵头,该公司收购汽车公司,并与电池公司合作,通过“多购汽车,少购电池”的方式获得补贴。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王敏表示:“虽然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在电动汽车生产和补贴申请方面相对规范,但一些小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确实存在非法经营和补贴欺诈行为,这几乎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租赁公司购买的车辆尚未投入使用,但在这些车辆获得许可后,补贴已经到位。”王敏说:“在两种类型的子行业中,一种是用于共享和租赁的客车,另一种是用于城市物流的营运车辆,所有这些都有欺诈性补偿。”

“另一种‘欺骗’的操作模式是通过第三方运营公司在黑箱中操作。”王敏补充道。一些汽车运营公司一方面领导小型电动汽车制造商,另一方面与动力电池制造商合作,通过将这两类公司的产品揉合在一起形成电动汽车,获得了政府补贴,许多汽车是“空牌”的,并没有真正上路运营。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在这些黑箱操作中,车辆电池成为“欺骗补偿”的主要载体。从事电动汽车生产的李林告诉记者:“在电动汽车上,电池序列号和车架号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一组电池可以用在多辆汽车上,以获得多重补贴。”

据他个人计算,“车身与电池的比例达到10: 6,整车企业可以保本。”这也意味着每10辆电动汽车购买大约6辆汽车的电池组后,可以保证销售而不需要补偿,剩余4节电池的价格可以成为“空手套白狼”之后的利润。

“现在业界有一种流行的‘玩法’,就是确保车辆的电池续航里程等参数符合标准。向财政部门申请补贴的车型必须标明安装了多个电池盒,但实际购买的车辆电池盒折扣很大,甚至不到三分之一。”李林说道。

根据财政部2015年12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扩展项目)等特种车辆和卡车的推广应用补贴标准按电池容量为每千瓦时1800元。

“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电池需要拆卸很多次,与插电式充电模式的电动车相比,这种替代模式更便于操作,所以更多用于‘作弊’的车辆都是替代模式,而这些车辆大多是营运车辆,如通勤车和物流车。”李林解释道。

我们应该避免重复“家电下乡”的错误

用非法手段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现象曾经对社会产生过不良影响。2009年至2012年,随着“家电下乡”、“家电换货”、“节能惠民”等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家电乃至汽车行业利用虚假客户信息、虚报销售额等手段骗取财政补贴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造成了市场虚假繁荣的假象,也导致一些制造商盲目扩大生产,一度造成行业混乱。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如果营运车辆出现‘骗取补偿’的现象,将对中国新能源产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汽车工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

目前,由于巨额补贴,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显示出销售膨胀的迹象。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徐长明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许可量和销量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媒体将这一差距解释为已售出但尚未获得许可的部分车辆,以及下落不明的部分车辆。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正因为如此,2015年下半年,中国相关部门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突击检查,违规企业名单和处罚措施可能会公布。”王敏透露,“根据我掌握的信息,有欺诈行为的企业需要退还补贴,但他们可能面临被吊销生产资格的可能性。”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2015年11月25日,中国汽车技术服务中心下发文件《关于向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监督专项检查负责人提交的通知》,表示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的安排,计划开展新能源汽车生产一致性专项监督检查。

对此,一家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告诉《国家商报》:“这种一致性检查主要是针对上述通知中涉及的产品相关信息与实际生产产品信息之间的一致性。此次检查的目的之一是调查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通过非正式手段生产或组装电动汽车以获取补贴的情况。”

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上述汽车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需要重新考虑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和监管机制,避免刚刚出现的漏洞对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影响。”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工信部启动新能源车骗补调查 违规企业或取消生产资质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