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14字,读完约5分钟

目前,成都市共有轨道交通企业279家,形成了以成都、新竹等企业为龙头,康尼、海康威世等企业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成都是全国轨道交通产业链最完整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第五大轨道交通零部件配套基地。2019年,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85.2亿元,同比增长8.8%。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68.3亿元,同比增长15.7%。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编辑昨日从成都市交通局获悉,《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2019)》日前发布。通过“一个规划、三个分析、两个总结”,展现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的三维全景,为相关从业人员审时度势、制定政策、拓展业务、拓展市场、优化管理提供权威参考。

到2025年

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收入2200亿元

成都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成都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已形成“一校一总部三基地”交错协调发展的格局,并已建成涵盖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维护服务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建设规划(2019-2025)》(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2019)》的一部分,提出成都将把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和轨道交通产业研究中心。到2025年,能源、土地利用、金融、人才等要素供给能力将显著提高,“人地生产”一体化将取得显著成效。成都轨道交通产业链运营收入将达到2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9%。

成都发布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

建立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凭证体系

发展山区轨道交通市场

《规划》提出,在空区域间维度上,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空实现区域间产业协调和社会资源整合。依托金牛、新都、新津、浦江四大产业功能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准确定位和细分区域,促进功能区协调发展。依托“金庆新”三带区域带动产业项目,深化大港区一体化发展;根据“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敦促成都及周边城市和国家积极开展产业链协调和共性技术联合研究。

成都发布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

在创新方面,通过加强学校、高校和企业的联合创新,增强创新发展能力,以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加强轨道交通专业院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院校和企业的联合创新。建立“配置、变更、投资”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券制度。建设轨道交通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技术交易、运营服务和技术产出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

成都发布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

在市场层面,通过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产业发展空,吸引龙头企业。整合当地优势资源,促进龙头企业之间的深入合作,动员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并建立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发四川二、三线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川藏铁路的山区轨道交通市场和建筑设备租赁服务市场;依托蓉欧快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市场机遇。

成都发布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

探索“以投资代补偿”

加强成德梅子轨道交通产业合作

在要素维度方面,应促进要素的精确配置,增强产业比较优势,引入社会资本。探索“以投资代补贴”,推进“以奖代补”,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加快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推进新工业用地(M0)体系、降低企业能源成本和促进工业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需要要素的精确匹配。

成都发布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

在服务方面,通过改善运营商的配套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两高、三快、三主”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互联网标准,扩大园区覆盖面,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石板滩、太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电力充电交换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能源基础设施。

新闻链接

成都出台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

“成都制造”设备的最高奖项是250万元

与此同时,编者从成都市发改委获悉,成都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轨道交通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政策和措施。

为支持轨道交通行业科技创新,支持成都市轨道交通领域国家、省、市科技研发和检验认证机构的建立和成功设立,最高奖励100万元。鼓励企业采用成都开发的第一套(台湾)设备,对成都地铁、川藏铁路、山区轨道交通和在建示范项目中首次申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品给予250万元奖励。

为加强轨道交通企业的招聘和培育,对重大轨道交通投资项目实施“绿色通道”审批,优先安排项目审批、规划选址、土地使用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支持。对新获得整车生产资质或高级维修资质的企业,如高速动车组、城际动车组、高速货运动车组等,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内外机构合资和合作相关项目,鼓励扩大地方合作支撑体系和“五区合作”产业支撑体系。

成都发布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

推进轨道交通产业集聚示范,支持“一个总部、两个基地”、“三市一网多极”协调发展,支持川藏铁路支撑产业和山区轨道交通支撑产业集聚;支持新标准轨道交通示范项目建设,扩大产品、技术和交通组织方式的示范效应,对新建新标准轨道交通试验线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奖励。加强轨道交通相关金融支持。

完善轨道交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依托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培养一批轨道交通相关科技研发、工程技术、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团队。面向“一带一路”等轨道交通海外市场,我们将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编辑严丹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成都发布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