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11字,读完约11分钟
一种新型环保小学生沙发泡沫垃圾填埋场模型
画沈娟
开放列语言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强调,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他鼓励每个人把工作做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加强固体废物和城市废物分类处置”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中国今年将做的80个主要任务之一。
成都是国家指定的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为了有效促进垃圾分类的发展,成都市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垃圾分类作为绿色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成都美丽的宜居公园城市实现公共地板下生态、生活、生产一体化的维度之一。今后,本报编辑将对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采访,从多个角度展示成都克服困难的创新举措,推广可复制的垃圾分类经验,营造成都市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引领垃圾分类的新生活方式。
"垃圾分类变得如此智能化,给我们的绿色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今年早些时候,成都市民杨玲(音译)在家里安装了垃圾分类和放置智能盒子,之后她就住在原来存放可回收材料的住宅区。该位置被0+空出。
每天早晚,分类垃圾被放入分类垃圾箱,这已经成为成都216万居民的日常生活。生活垃圾分类逐渐成为绿色生活的新时尚。
垃圾分类看似琐碎,但实际上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强调,垃圾分类是一种新时尚。秘书长还强调,垃圾分类系统的普遍实施关系到13亿多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垃圾的减少、回收和无害化处理。
成都如何把握现实,做好“为当代做贡献,造福未来”的大事?牢记总书记“垃圾分类”重要指示,落实全省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美丽四川建设的要求,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着力提升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大体系,基本建立市、区(市)县、乡(街道)三级监督检查机制,逐步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截至2018年底,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总数达到216万人。
到2020年,成都市将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设施体系和工作体系,形成基于法治、政府推动、全员参与、城乡协调、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体系。
从“扔”到“分”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
上午8点40分,在庆阳区金沙听云区的垃圾箱前,游书兰拿着贴有二维码的可回收物品,扫描着可回收箱上的亮点,一扇灰色的箱门打开了“窗户”。她立即把早上放好的纸板箱和矿泉水瓶子放进“锅肚”,然后移到左边,打开另一个“窗户”,另一只手把厨房垃圾放进另一个垃圾桶。在她的手机上,会有一个立即更新积分的提示。
同样的场景在许多居住区都是一样的,比如高新区的云纹花园。不同的是,这套设备更智能。打开APP扫描二维码,选择交货类型,然后打开箱子交货。交付后,屏幕将显示重量、点数、现金兑换,同时,您还可以跟踪您放入的所有垃圾的去向。
当垃圾分类遇到“互联网+”时,二维码这一互联网符号,将垃圾分类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体现了成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探索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利用的新模式,夯实设施、设备等要素的保障,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步步描绘出一个人人参与垃圾分类、携手共进、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图景。近年来,成都市通过“实名登记、二维码扫描、积分兑换”等技术手段,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过去,我们社区的一些人随意扔了它。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分类,这非常方便。”尤淑兰很热情,经常在和邻居聊天时不知不觉地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她告诉编辑,让年轻人以聪明的方式参与进来更容易。物业管理与环境部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编辑,自从住宅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来,“100多袋垃圾已经减少了大约一半。”如今,居住区的分类参与率已经达到90%。
这个住宅区只是成都成千上万个垃圾分类设施中的一个。成都正在加紧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在去年建设35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乡镇)的基础上,今年将建设52条示范街(乡镇),大力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程,开启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2.0时代。同时,推进垃圾分类与社区居民自治的深度融合,从美化和改善居民环境入手,动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等绿色环保项目,引导居民参与讨论,解决更多生活问题,有效激发社区居民共享共同治理的积极性。
手拉手地
教育学生影响家庭
去年9月,在江苏卫视播出的纪录片《我们是年轻的》中,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早上手里拿着书包和一个固体废纸板来到学校。孩子们真实的面孔充满了骄傲。他们迅速将塑料瓶压扁,将硬纸板捆起来,将金属装入带有二维码的白色大袋中,将它们运送到学校可回收废物转运站,并等待环保公司的叔叔来装载和运输废物。
“卫生纸不能回收,因为它是水溶性的,瓦楞纸可以回收,饮料瓶需要清洗,瓶盖和瓶体需要分开,最好撕掉标签……”五年级高级官员凯希被提升为“环境保护专家”。他的热情也影响了他的母亲。“打开快递箱,喝完水后,我会把塑料瓶压碎,放进预先准备好的袋子里。”
手拉手,手拉手,教育学生影响家庭,这是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教育的初衷。在成都的中小学,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活动随处可见。龙泉驿区红安小学有一个“环保银行”房,是学校垃圾分类的主要阵地。“学生起主导作用,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所有师生的共识,学生也带动了家长和周边社区居民的参与。”学校的德育老师何晓艳说。
2016年,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学校(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试行)》,启动了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发布了《成都市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简明指南(试行)》,探索从学校教育入手,从娃娃入手,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推广的方式方法。去年,我市编制了《成都市中小学(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用于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并将完成中小学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纳入《成都市教育目标考核》内容。
通过各种形式和角度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这在成都的中小学也比较流行。在成都,学校将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学校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环保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标准的形成,突出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的内容,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地球”等环保组织组织的志愿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支持中小学垃圾分类等热点问题,提出宣传、调查和科研等可行方案。通过“小手牵手”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影响家庭,带动整个社区。
解决“先分后合”的问题
配备1462辆分类运输车辆
"如果我们对前端进行分类,我们会对后端运输和终端处理进行分类吗?"成都已经实施垃圾分类近十年了,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会问的问题。编辑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地区都配备了一名监督员,专门负责监督“先分后合”的情况。
不仅如此,2018年,35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还配备了一名导游、一名收藏家和志愿者。目前,成都市已形成了一支由140多名生活垃圾分类导游、2500多名监督员、4200多名回收人员和300多名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组成的团队。
在听云金沙,可回收垃圾的收集和运输时间为上午6: 00至7: 00和晚上11: 00至12: 00。编辑了解到,在这些示范街道和城镇的社区(庭院)中,还试行了定期、定点、定人、定班的“四定”制度,通过专用车辆定期定点回收已成为生活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标准。这些运送分类生活垃圾的专用车辆都贴有统一的标志。总共使用了1,462辆汽车将生活垃圾喷(贴)成标记和数字,包括1,213辆其他垃圾运输车辆、166辆厨房垃圾运输车辆、31辆有害垃圾运输车辆和52辆可回收运输车辆。全市已建立了一支4200多人的专职和兼职分类收集运输队伍。
为解决“前分后合”问题,我市统一了运输车辆标志,按照分类要求逐步改造现有车辆,配备可再生资源和有害废弃物运输车辆,推进餐厨废弃物车载桶装密封直运系统。同时,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运营形式,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相衔接的分类收集运输体系。明确政府、环卫企业、物业管理、再生资源企业等单位在收运过程中的责任,“如果收运没有很好的分类,仍然存在‘分其一,混其二’的问题,将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
同时,还将采用安装全球定位系统、采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推进车辆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实时监控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的运行信息和行驶轨迹。还将采取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生活垃圾流向的监管,继续实施“先分离后混合”的专项治理,严格执法查处,纠正“混装混运”和“抛、冒、滴、滴、漏”行为。“到2019年底,各区(市)县将初步形成餐厨垃圾前端、大型生活垃圾、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的独立收集和处置模式。”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小学垃圾分类方法;
变废为宝,获得多项科技专利
将废弃沙发泡沫制成新型环保填埋场的模型,将废弃衣服上的拉链制成耳机线的保护物,将废弃洗发水瓶盖重新用于科学浇灌小花,将废弃矿泉水瓶用于制作榨汁机...这是昨天编辑在将生活垃圾分类到学校的活动现场看到的场景。在活动现场,小学生们还穿着用废报纸和塑料袋做成的衣服走在舞台上,脸上流露出自豪。
编者了解到,在老师的指导下,武侯区桐梓林校的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做出了一些小发明,并在成都和四川省获得了多项科技专利。“普通垃圾桶扔掉各种垃圾。这个垃圾桶分为三个隔间,隔离度为0+,从源头上形成了一种分类习惯,弥补了混合垃圾的缺陷。”由一个小译员介绍的同治林肖雪。
新填埋场的模型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泡沫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都不会降解,当然最好再利用它。”活动现场展示了一项由这样的废料制成的小发明,共有20多项,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我们学校每年的三月是科技环保节。我们提倡学生利用废料创造发明,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桐子林小学的科学老师苏广辉说。
编者获悉,同治林肖雪通过校园电视台、小组早会等形式在全校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还组织了“垃圾分类”骨干培训班,讲授学校自主创建的校本垃圾分类课程,并以兴趣班的形式为班级培养核心环保骨干,带动全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今年,学校还将每月设立一个无垃圾日,培养孩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减少垃圾的产生。号召所有学生定期将家中散落的废弃纸盒和饮料瓶带到学校集中回收,为班级赢得图书经费;学校废物分类活动的结果会定期在社区展示和宣传,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废物分类的认识。(李霞编辑)
原标题:将垃圾分类为城市的负担成都用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营造良好氛围成都以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