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3字,读完约6分钟
如今,内地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基于监管当局今年一再重申要调查和处理“在中国非法销售海外保单”的问题,银联国际最近推出了一项新政策,以监管银联信用卡在香港的保险渠道。这项政策的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再一次引发香港保险利弊取舍的激烈讨论,同时也令香港火热的保险市场陷入混乱。
违法者试图逃避监管
银联国际近日发布了《境外保险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境内居民购买与境外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费相关的活期账户保险,并可使用银联卡进行支付。银联卡严禁用于其他保险项目;要严格执行境外保险商户的外汇政策,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限额。根据银联的公告,该指引目前正在香港试行,适用于海外保险商户通过pos终端、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渠道接受国内银联卡。对此,银联国际表示,“最近,通过对商户交易的监测,发现一些海外保险商户出现了单卡单商户的多次交易激增。为进一步规范境外保险商户对国内银联卡的受理,下发的《指引》重申了相关监管要求和业务规则,确保国内银联卡在境外的合规使用。"
事实上,早在2010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银行外币卡管理的通知》中就指出,涉及境外保险商户的四种商户类别代码均属于额度类别,持卡人单笔交易金额不得超过等值5000美元。除了单一限额外,对特定类型的保险也有限制。2016年3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保险和投资回报分红保险尚未开通,因为该交易属于外汇管理中的金融和资本项目,尚未得到政策支持。
然而,上层有政策,下层有对策。一位保险中介解释说:“内地银行发行的维萨信用卡和万事达信用卡可以继续在香港缴纳保费。”不过,由于内地维萨信用卡和万事达信用卡的结算渠道由银联控制,而在香港购买保险的支付业务涉及清算和结算,未来会否出现变数,仍有待观察。”不过,内地居民也可以选择在香港的本地银行开户。您可以选择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等外国银行,或者在中国的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商业银行远程开立香港账户。
为什么顾客会争相购买香港保险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香港保险业上半年最新统计数字,香港保险业上半年的保费总收入为2,07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2.2%。其中,内地客户新增单笔保费收入301亿港元,接近去年的316亿港元水平,占个人业务新增单笔保费的37%(815亿港元),而2015年底,这一比例仅为24%。
为什么中国人一直坚持香港的保险政策?第一个原因是,香港的保险政策可以提供美元结算,绕过外汇配额的监管,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减少汇率波动造成的资产减值,对高净值个人具有吸引力。此外,与内地的政策相比,香港的一些政策确实覆盖面更广,覆盖成本更低,而且担保责任的划分也很简单,这使得它们对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很有吸引力。太平洋人寿保险精算部副总经理陈谦在今年的精算师年会上表示,以香港热销的大病人寿保险产品为例,其保障责任明确划分为四大块:死亡保障、大病保障、特殊疾病保障、疾病提前保障和额外保障,保障和补偿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标识。一位保险代理人表示,有三种香港保单最受内地客户的青睐。第一类是储蓄分红保险,其特点是“示范收益”高,可以实现多种货币配置;第二类是大病保险,其特点是价格比内地低,受保护的疾病种类和范围比内地广。举例来说,香港大部分保险的重大疾病保险,都明确将原位癌纳入保障范围。同时,如果同年龄的受保人购买相同保险金额的同类产品,香港的保费比内地低20%至30%左右;第三类是医疗保险,主要是高端医疗保险,其特点是保额高,全球合作医疗机构多,理赔方便。一般来说,在香港购买保险的人主要是高净值客户,但他们往往会逐渐扩展到中端客户。
个人和市场都要承担风险
香港保险没有好处。虽然在示范和销售灵活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内地个人投保人和整个保险市场将因非法销售香港保险而承担不同的风险。
内地个人投保香港保单,需要到香港投保并签订相关保险合同。如果香港保险单在中国投保,它就是非法的“地下保险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此外,汇率风险应由个人承担,以港元、美元等外币结算的政策收入不确定。此外,内地居民在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回报分红保险,是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是现行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的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分红保险,目前内地保险产品符合监管要求,按照低、中、高三个档次展示分红水平。示范利率上限分别为3%、4.5%和6%;香港保险的大部分产品通常采用超过6%的投资回报率进行股息演示。然而,股利本身是一种无保障的收入,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内地保单不同,香港监管机构对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没有具体要求。大多数长期保单在保单的早期现金价值很低,甚至在头两年为零,如果客户退保,将会遭受巨大损失。
基于上述风险,非法推广香港保单不仅会扰乱内地保险市场,还会受到被调查机构不同程度的冲击,造成一定比例的业务损失,一线销售人员普遍感到竞争压力较大。由于国内保险在误导销售和展示回报率方面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控制,而非法机构和人员不受限制,这可能会让内地保险机构的销售人员陷入两难境地。同时,这种误导性销售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权益。非法销售代理或机构隐瞒香港保险产品和法律与内地原则上的差异,利用人民币贬值预期单方面夸大香港保本和避税功能的优势。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规范银联卡境外受理环境 香港保险优势与风险并存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