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8字,读完约5分钟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周慕兵在浙江考察期间,提出了许多前瞻性、针对性的工作意见和要求。其中,农业银行必须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崇高的愿景服务于新经济(爱心基础、净值、信息)、新业务形式、新模式、新技术、新客户的要求,这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符合中国农业银行的实际工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需要认真研究和有效实施。
“五新”为农行抓住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
从农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个阶段的辉煌都源于经济发展的脉搏、新的主流经济形态以及与经济共同成长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型,农业银行大力支持乡镇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银行恢复后的第一轮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乡镇企业的转型,中国农业银行抓住民营经济的发展机遇,蓬勃发展了十多年;自2012年以来,已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过渡期,银行后续业务转型迫在眉睫。然而,目前银行贷款的缺乏与企业贷款的困难并存。周慕冰董事长提出的“五大创新”为农行服务实体经济、调整客户结构指明了方向,也是农行在本轮经济转型中的又一历史性选择。
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以新动能为主导、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方向的民生工程和服务业等“新经济”将成为主流。互联网+的传统产业、流行的标准制造+个性化服务定制、网上销售+线下体验等“新业态”将陆续出现。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技术”将不断改变生产和组织形式,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微观经济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商业价值将更多地体现在创意和流量上,而非实物资产本身。依靠“两个创新”,一些掌握了核心技术、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新客户”正在破土而出。把握“五个创新”,意味着在未来发展中抓住机遇、抓住竞争、抓住主动。
把握“五个新”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
目前,信贷仍然是银行利润和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和平台融资政策的规范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监管的加强,政府项目和个人住房贷款驱动的银行信贷模式已不可持续。“五个创新”的提出,为解决信贷投资不足、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利润持续增长指明了切实可行的途径。然而,如果我们仍然遵循传统的商业思维和模式,我们肯定会错失良机。只有创新、快速行动、明确方向后积极行动,才能抓住机遇,更好地为“五新”发展服务。
首先,我们应该更新观念。按照农业总行党委“六大转变”的总体思路,观念转变在前进,打破以往办银行的旧经验、旧框架,积极把服务实体经济的意识和责任融入到支持“五新”发展中来,把农业银行展示大银行形象、打造服务品牌、坚定支持供方改革作为核心出发点。其次,我们应该创新产品流程。逐一学习和研究“五新”,把握其内涵和特征,摆脱依赖担保和抵押的传统信贷管理模式,以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更宽容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拓展新市场。第三,加强分类指导。摒弃“一刀切”的惰性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实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管理政策。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往往最先察觉到“五新”的到来,需要优先发展。最后,要创新服务模式。适应经济转型升级趋势(爱心基金会、净值、信息),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债权与股权、融资与融资有机结合,完善信息共享与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建立投资、保险、贷款、租赁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商”。
搞好“五新”金融服务
这是防范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
从历史经验和教训来看,在传统和过剩行业扭亏为盈并提供高杠杆融资往往是信贷风险的重要来源。对于在经济周期中没有进行实质性调整的企业,银行本应顺势退出,但如果逆潮流而动,继续增持、建立大银行、向原有客户发放过多信贷,风险将高度集中,大量暴露。因此,我们不能走历史的老路,而要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五新”方向加快客户结构调整,摆脱传统产业融合的泥潭和“两链”风险,实现信贷资产的重生。
从经济运行规律来看,虽然“五新”的发展或多或少会有风险,但它们代表着未来经济周期的方向和前景,是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和新兴企业,是经济中最具潜力、最具活力和最强大的因素。他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有效地干预,决不能因为噎废食。
从改善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五个创新”的特点是高科技、轻资产和跨市场运作,这可能是一个变革传统信贷管理模式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机会。不仅要运用信用评级、集中管理、统一信用管理、行业限额等方法,还要积极探索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手段,实时监控业务流程和各项业务;切实推进风险管理从过去的经验向大数据支持下的科学控制和精细管理转变,从信贷业务向信贷、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的全面风险控制转变,从分业经营向率先探索混业经营的风险控制模式转变。
(作者是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服务“五新”是农行发展的历史选择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