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2字,读完约6分钟

2015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连续12年增长”,但对一些农产品而言,高产量背后的市场价格风险正在加大。一旦农产品价格出现不利变化,农民种植粮食的热情和中国稳定的农业生产将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保险+期货”的创新模式已经成为“对症下药”的药方,大豆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试点。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国庆假期后的一天,一群特殊的游客来到了大商学院的办公楼。他们是中国“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之一的嫩江县县长王海东,该县几个合作社和大型粮食种植户的负责人,以及黑龙江省农委、浙商期货和保险公司的有关负责人。目的是对嫩江县实施的“保险+期货”项目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对王海东来说,“保险+期货”模式正成为保护当地农民收入的“法宝”,从最初的“我几次都不明白”到后来的大力支持。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保险+期货”服务“三农”升级

嫩江是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县,也是中国最大的春小麦生产县,大豆产量占国内大豆产量的1/10。同时,它也是大商会“保险+期货”项目的试点县。

“浙商期货发起的黑龙江省大豆‘保险+期货’价格保险项目,5月份获得了农业部金融支持服务创新试点项目的资金支持。6月,它成为大尚研究所12个试点项目之一。7月,保险产品完成。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备案和签订保险合同的工作已经完成。10月,它成为临时协会资助的一个联合研究项目,并开始对冲期货市场的风险。”浙商期货总经理胡军表示,“保险+期货”模式为嫩江县当地农业合作社提供了相应的价格套期保值服务,保障了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的收入。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据报道,“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大豆的目标价格管理。具体来说,农民或合作社从保险公司购买保险并支付保险费(包括政府补贴和农民自有资金)。当农产品价格低于农民保险价格时,被保险人可以从保险资金中获得补偿。同时,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签订再保险协议,将风险转移给期货公司。为了对冲风险,期货公司利用DCE的大豆期货市场和场外衍生品市场来对冲政策价格波动的风险。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在‘期货+保险’模式出现之前,我每年都担心一切,只能押注市场价格。”嫩江县先进镇主席常宝全说。他是王海东带领的随行人员之一,也是大豆保险公司的早期联系人。他介绍说:“2013年,我们开始试点浙商期货的大豆定价和清算。2014年,我们开始大规模投保大豆保险,当年受益数万美元,2015年直接受益超过12万元。放眼今年,现货价格仍为1.65元。根据今年的政策,保证是1.875元。现在这是一个直接的好处。”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嫩江模式”的推广需要各方的合作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大豆“保险+期货”嫩江模式终于走进了田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开辟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但与此同时,嫩江模式的推广仍面临许多困难。“今年,浙商期货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14600吨大豆的保单协议。嫩江大豆年产量超过100万吨,“嫩江模式”在空厅得到了大力推广胡军说道。另据介绍,今年的大豆保险政策主要是基于价格保护,农民期望的另一种收入保护模式仍在讨论中。试点的成功只是开始。如何使“保险+期货”模式普及并惠及更多的农民是下一步的关键。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从长远来看,如果这项业务扩大规模,就需要更多的支持措施。从商业模式来看,除了价格保护,你还可以保证收入。也就是说,产量和价格同时得到保证。对农民来说,只要他们核实一个农民一年有多少土地,今年这一亩地的产量是多少,他们就可以保证总产量和总收入,同时用产量加价格来保护价格。这对各方都有好处。”胡军说道。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与会专家认为,大豆价格保险仍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各级政府解决。例如,从保险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大豆的年产量按每吨1200万吨和200元的保费计算,总保险费用将达到24亿元,这对于农民或农业合作社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只有进一步增加保费补贴,“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才能进一步推广。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嫩江县农业合作社成员孙永泉说,他的合作社有5万亩土地,已经连续种植了五年。他在肯定“保险+期货”模式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建议在分期分批投保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因为东北的农民和合作社大规模种植粮食,所以一次性保险的资金对农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在推广‘保险+期货’模式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参与,并对项目推广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借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以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形式,减轻农民的保险压力,提高农民的保险积极性。”专家表示,从期货公司的角度来看,“期货+保险”模式的核心是场外期权产品,应该加快场外期权市场的建设,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的功能。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保险+期货”试点扩大

“保险”和“期货”都是传统的金融模式,而农产品期货并不是新的,而“保险+期货”模式形成的农产品“稳定收益”是创新。多年来,中国粮食功能区的大型商品房引导农民“先卖后种”到“保险+期货”,而“政策+市场”的“稳定收入”之路也越来越清晰。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三年前,我们开始接触期货。我认为我们的农民不能永远游离于大企业之外。过去,真正到大型合作社去、敢于种植数万英亩土地的农民绝不是纯大豆的散户投资者。”王海东说,价格波动是个大问题,0.15元/公斤的价格波动占利润的60%到70%。近年来,农民从参与“保险+期货”中获得的利润由小变大。去年保险后,每位农民每吨大豆的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300多元。他认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衍生品,而大豆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拥有与国际竞争对手平等的竞争平台。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尽管“保险+期货”模式在推广中面临诸多困难,但它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广。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国家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提出,要稳步推进农业期货等交易,培育农业期货新品种。加强保险保障,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研究完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黑龙江省农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继续支持嫩江县推广“保险+期货”模式。

“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专家指出,“保险+期货”跨境合作作为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要创新工具,对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农户、涉农企业、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将共同逐步转移市场价格风险,最终利用期货市场复制期权,将场外风险转移到现场套期保值,形成有效的风险控制闭环。在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真正起到行业护航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服务三农工作。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保险+期货”的嫩江模式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