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0字,读完约8分钟
继东莞和北京工厂年初关闭后,近日诺基亚悄然关闭苏州工厂,引发员工维权抗议。
领域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是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或消失带来的必然现象,停产、转移将成为中国工厂的出路和趋势。 另外,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从大到强的需求,但无法跨越变革的阵痛。
关闭工厂裁员
年12月4日上午8点,记者来到诺基亚通信(苏州)有限企业(以下简称“苏州工厂”),几十名身穿诺基亚工作服的员工聚集在工厂门口,悬挂“我的青春损耗费”等横幅,进行维权抗议。
一名女员工表示,诺基亚全体员工在11月26日西方感恩节收到工厂关闭的邮件,离职赔偿案被告知管理层与员工一对一对话,签字截止日期为12月11日。 “给予的赔偿方案‘一律’,即使是普通职工,在有‘三期’(孕期、产假、哺乳期)、大病、工伤等特殊情况时,也一律补偿n+2(工龄n年的赔偿n+2个月的工资)。 加班时数一律调休,无法休息的清零”苏州工厂于去年9月按照n+2+1.2万元的遣返赔偿标准遣返了员工,目前只剩下约350人。
工作人员提出抗议的是前后两次遣返赔偿标准的不同。 以上张姓女职工表示,这1.2万元相当于生产一线工人半年的工资,在临近年末和春节,就业不太困难的现在,这笔钱对他们来说不是小数字。 “我们为什么不明白。 为什么不到三个月,两个方案差别那么大? 马上就要过年了。 希望厂方能按照9月的赔偿标准执行。 ”。
管理层不顾员工需求的态度,激怒了部分员工,也引发了员工打横幅抗议的行为。 然后,兴奋的员工,一次登上了现场的天台。
记者会见了苏州工厂总负责人和人力资源负责人,两位平均拒绝接受采访,称“现在不是接受采访的好时机”。 但诺基亚北京总部相关员工告诉记者说:“我们将全力支持受影响的员工,为员工提供最好的方案。”
其实,苏州工厂是1998年进入苏州工业园区,最早进入园区的公司之一,生产通信网络设备产品,以出口为主。 拥有8条世界领先技术的表面贴装生产线、64套整体进口的手动贴装生产线、100多套涵盖整个生产流程的先进测试设备,在世界通信互联网设备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如今,扎根苏州的17年老厂轰然倒塌。 对此,诺基亚官方回答称:“诺基亚通信处于市场诉求不断变化、竞争激烈的领域。 这几年,领域的热点从硬件制造转向了研究开发。 这个市场的变化影响了苏州工厂。 作为全球企业,我们必须确保价格结构的平衡。 因此,很遗憾,计划年底停止苏州工厂的运营。 ”。
而且有消息称,该工厂将出售给代工商伟创力,成为未来生产诺基亚的基站。 因为电信设备公司自己开工厂太贵了。 对此,诺基亚否定说“没有那种事”。
员工的抗议,也终于引起了工厂方面的重视。 员工代表顾先生告诉记者,厂方于12月7日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与员工协商,最终同意了n+2+1.2万元的赔偿需求。 “三期”、“工伤”、“大病”等特殊情况的工作人员也将纳入考虑范围,到月末无法调休的加班时数也将按照相关法律标准给予加班费。
据悉,诺基亚苏州工厂员工将于12月11日签署文件后,统一启航至12月31日,完成结算工作。 届时,这家工厂将正式与市场分开。
生存危机
诺基亚一年关闭三家工厂,产业经济注意专家梁振鹏认为,这既表明了这两个问题,也表明了自身竞争力的下降和价格的上涨。
梁振鹏对记者表示,卖掉手机业务后,诺基亚赚钱的业务只有通信设备,但近几年来,该业务受华为、中兴竞争的影响,业务增长放缓。 20年前,外资公司都很牛,技术含量很高,但目前国内制造业正迎头赶上,在通信技术上的竞争力更加增强,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也在缩小。 例如,华为超越了诺基亚和爱立信成为世界第一,事实上影响了诺基亚的生存。 ”。
他指出,中国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上涨,外资在中国工厂的运营价格上涨,在中国的生存压力也在加剧。 以苏州为例,2009年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850元,年为每月1680元。 6年间,最低工资标准几乎翻了一番。 根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经济大移动》报告,坦率地说,目前中国的制造价格已经可以与美国媲美。
另外,梁振鹏还表示:“我国外资工厂的税收优惠政策也逐渐收紧,可与国内公司媲美,为25%的公司所得税。 目前只有中西部地区可能有比较大的招商优惠。 但是,将工厂迁往内陆,意味着成品运输价格的大幅增加。 目前,如果国际货物运输最重要的是海运,这些外资企业自然会选择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便宜、运营价格更低的东南亚和中南美沿海地区。 ”。
实际上,在诺基亚之前,很多外资企业关闭了中国的工厂,把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和中南美等地区。 许多代工厂受到更大的冲击,如手机零部件代工厂的联建科技和闳晖科技等,纷纷宣布将于年关闭封闭工厂。
梁振鹏认为:“电子代工产业发展几十年迅猛,大部分仍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更可怕的是依赖单一客户,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很难马上延续下去。”
改变阵痛
随着许多外资企业从中国撤出工厂,本土制造业大量关闭工厂,“中国制造业不行吗”的担忧不断蔓延,许多人用“寒冬”来形容现在的制造业环境。 但是,许多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是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为了向制造强国转型,这种阵痛是可以忍受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最新指数,1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6%,比10月小幅下降0.2个百分点。
德国密马特精密工具(上海)有限企业总经理宋志家认为,制造业pmi指数只是暂时下降。 “近两年来,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中低端以前传入的制造业要么被迫转型,要么被淘汰。 这些被淘汰的公司退出市场,使整体采购量暂时下跌,但剩下的采购普遍高质量,长期来看有利于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该指数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升,同时组成成分将更加合理。 ”。
上海制造业的高级工程师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他指出:“我国非常重视制造业,‘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都是为了把中国建成制造业强国。” 所以,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必然的。 因为这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一定会被淘汰。 国家不鼓励任何中小企业只依靠廉价劳动力生产低端产品,低价竞争。 这也是因为他们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来升级他们。 ”。
无名氏领域的人告诉记者,不要看什么样的搬家和倒闭的工厂,而应该综合考虑新的投资、产值、出口额等因素。 中国的制造强国之路还很长,即使在3d印刷和工业机器人如此爆炸的今天,他们也无法取代以前流传下来的模具、机床等制造业的生产设备。 “3d印刷的产品,表面的平滑性不及金属切削机床的加工,受到材料的限制,零件的刚性也必须提高。 机器人的优势目前仍以减轻劳动强度、增加操作安全等为主,无法代替人工。 ”。
参考德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路径宋志家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品牌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包括工具在内的精密工具的研发,国内目前基本上依赖于模仿国际一二线企业品牌的设计,独立研发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另外,加工生产缺乏稳定性,次品率相对较高,采用寿命也相对较短。 生产设备的采用、维护和保养未达到欧美同等水平的员工的专业素质、质量检查质量检查不严格。 国内原材料的质量本身与欧美还有差距。 另外,一整套技术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系统。 ”。
“德国制造”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可信度。 在制造业实力雄厚的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 据了解,“工业4.0”主要依靠物联网,从事研究的有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 1911年成立的德国机械制造商alfing的ceo eberhard funk认为,无论是it还是金融,最终都要落到实处,与实体经济结合才能长久。
eberhard funk还报道说,在德国工厂,曲轴生产线最多只有5名工人。 他们是兼具编程、自动化、机械加工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技术的进步,人才减少,但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宋志家表示,德国制造业对中国学习最有借鉴意义的是员工,“在员工的培养和管理上两国存在很大差距,这一代人的差距在设备和生产技术上也要大得多”。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诺基亚苏州工厂将关闭 背后原因是什么?”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kjsh/1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