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88字,读完约5分钟
《经济观察报》获悉,财政部正在研究将涉农资金整合为六大类,并按照“大专项+工作清单+集中分配”的模式,继续在黑龙江“两个平原”实施试点。
一位管理涉农基金多年的财税部门人士表示,这六大类最有可能分别是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畜牧水产养殖、农业种植、农业机械化和食品。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央政府启动了黑龙江省“两个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项目。“两大平原”是指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除专项补助资金和救灾资金外,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三大类77项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省级财政安排的相关涉农资金也纳入整合范围。
一位在基层担任了多年农业厅厅长的人认为,整合涉农资金势在必行,最重要的是顶层设计,即必须改变许多中央部委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否则地方政府根本无法进行实际操作。
“多龙控水”
财政部农业厅的一位官员曾表示,财政支农投入逐年增加,但涉农资金长期配置、零敲碎打、平均消耗、摊面等问题日益突出,无疑增加了强农惠农的行政成本。虽然涉农资金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体制和制度上的障碍,过去的整合仍然是有限的,需要从更高层次、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来推进。
那么,当中央政府的农业专项资金到达当地时,有多少部门、局、委员会和办公室在管理之中?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农业主任给《经济观察报》举了一个例子。根据生猪屠宰专项资金,从生猪饲养到农牧业管理,从疫苗接种到防疫管理,从屠宰到商业管理,从市场到工商、发展改革、卫生管理。因此,这个产业链中的所有管理部门都在为生猪屠宰专项资金筹集资金。
上述农业局长说,当地市财政部门管理着20多亿农业资金,其中不包括县,农业支出大部分在县,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这些加起来有几十亿。他所在的农业厅有5个一级单位和32个二级单位,这32个二级单位都是法人,即财务独立核算。“他们得到的财政资金和他们做的项目与上述一级单位无关”。
例如,他说当地农业机械管理局、粮食局和农业委员会对粮食基金有管辖权。为了整合涉农资金,许多地方都在推进农业委员会,取消了林业局、农业资源开发局和农机管理局,成立了农业委员会。不过,局长认为,很多地方都只是摆了一个架子,其实与农业局是一样的。林业局局长被任命为农业委员会的副主任,所有人权和财权都像以前一样独立。“当年我们整合涉农资金时,除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各种普惠性资金和专项救灾资金外,我们还将所有涉农项目专项资金全部整合到相关部门。因此,资金涉及十多个部门。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水务局、林业局、发展办公室、农机局、供销合作社、科技局、农业经济局、气象局、交通局。”导演说。
项目库集成
自2008年起,财政支持现代农业专项资金要求将农业、水利、农业发展、海洋水产等资金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项目专项资金。“为了匹配这笔专项资金,当地政府还整合了相应的资金。不过,在过去两年中,这些项目逐渐减少,我们在2012年为所有获得财政支持的项目建立了一个项目库。”农业部主任说。
项目库的运行规则是由财务部牵头联系会议系统,通过与项目单位建立定期联系,每半年汇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一方面及时掌握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二是资本运营机制,三是项目管理机制。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了工程监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市财政根据省财政发布的申报指南,按照明确的全省年度现代农业支持方向和重点,结合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制定全市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指南。这只是开始。最重要的是,所有与农业有关的资本项目都要入库,这就阻碍了同一项目的长期申报问题。”上述财税部门的农业司司长说。
他引用当地的例子说,在资助该项目时,他发现同一项目已经向经济建设部和教科文组织部申请了资金,然后又向农业部门申请了资金。如果没有项目库,就不可能知道项目已经提交了多少次。
虽然财政部不应该知道项目本身以及行业主管部门,但它不会放过农业资金,无论是水利还是农业,也不会让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带头。现在只能由政府或财政部门来领导。“现在,随着部门权力的划分,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财政部门整合支农资金的力度一致,工作协调相对容易。很难发现还有个别相关业务部门。受权力和地方利益的影响,整合支农资金的积极性不高,项目实施缓慢。”农业部主任说。
他认为,目前涉农资金的投资模式相对简单、直接、自由,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不配套。整合“打包”项目的资金缺口大,项目实施难度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打包”项目的整体效益。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涉农资金拟整合为6大类地方呼吁建立项目库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