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79字,读完约13分钟
消费:拯救中国经济的“骑士”?
引导阅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甚至指出,释放6.3亿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在2030年前以7.5%以上的速度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近年来农村消费表现略好于城市,但城乡消费增速正在放缓。
21世纪经济报道——费迪信息研究员陶在深圳报道
3月21日下午2点58分37分,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的交易额超过了3万亿元。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本财年(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超越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平台。中国在线零售巨头的超越反映了中国消费渠道的变化:在线消费仍在快速增长。
这是中国消费变化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的同时,中国消费呈现出一些新趋势:网络消费成为主要增长力量,三、四线城市增速超过一、二线城市,农村电子商务也在上升,服务消费增长迅速。诚然,消费增长放缓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迹象。
同时,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增长15.4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副总裁张军在《央行观察》(Central Bank Watch)上撰文指出,基于此,政府和市场投资者将“异常强劲”的消费数据解读为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再平衡”,即从过去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增长的模式转向消费。在这种背景下,消费更多的是在“稳定增长”的过程中。
但消费真的能成为拯救中国经济的“骑士”吗?
仅强大的功耗
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和2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与2011年15.80%的增长率相比,过去五年下降了5.6个百分点。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的累计增长率来看,自2011年以来,中国的消费一直在放缓。
然而,在“三驾马车”中,10%的消费增长率仍然强劲。
2016年1-2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增速快于消费增速。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与此同时,201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4.59万亿元,同比下降7%,为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远低于政府6%的预期目标。据分析,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中国出口复苏依然黯淡,更不用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导致的竞争力下降。
从各地区的消费情况来看,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农村无疑比城市好。2013年至2015年,中国农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14.60%、12.87%和11.80%,高于城市地区(12.90%、11.81%和11.80%)。
这可能与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有关。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根据阿里研究院的定义,“淘宝村”是指大量网上商家聚集在某个村庄,以淘宝为主要交易平台,依托淘宝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形成具有规模和协同效应的网络商务集群的现象。
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基于2014年全国212个淘宝村的发现,2015年全国淘宝村的规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截至2015年底,阿里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780个淘宝村,同比增长268%。
因此,一些市场参与者将消费重点放在农村,希望释放6.3亿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支持中国经济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甚至指出,释放6.3亿农村人口的消费潜力,足以支撑中国经济在2030年前以7.5%以上的速度发展。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近年来农村消费表现略好于城市,但城乡消费增速正在放缓。
2016年1月和2月,农村地区消费强于城市地区的模式消失了。全国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303.4亿元,同比累计增长10.10%,增速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全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606.9亿元,同比增长10.09%,同比下降1.91个百分点。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回落到总的趋势,但消费能一枝独秀吗?
在线消费也存在瓶颈
阿里巴巴的3万亿元告诉人们,第一个答案可能是网上消费。
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6361亿元,同比增长27.2%,增速始终远远超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速。然而,在2016年1月和2月,中国网上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仅为12%,这似乎大大增加了空.
事实上,网络消费的增长率正在突破,但它在整个社会消费中的比重正在缓慢上升。特别是2016年前两个月,网络消费占社会总消费的比重比2015年全年下降了0.86个百分点。
此外,风能数据显示,在线消费增长率从2015年1-2月的44.6%下降到2016年前两个月的27.2%,同比增长率下降了7.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与自身相比,网络消费在经历了快速爆炸式增长后,增速也在放缓,对社会总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在减弱。
网络消费的瓶颈在哪里?一些观察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一件事,它可以是基于互联网的。在网络消费的初始阶段,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网络化的,比如服装、食品、餐饮、3c等产品,但是到了后期,可以网络化的东西就越少。目前,其余尚未上网的消费内容已经很难上网了。”
以汽车为例,由于汽车是消费的主要类别,汽车电子商务的成功将大大增加网络消费在整个社会消费中的比重。然而,现实是汽车电子商务公司,包括京东汽车销售和天猫汽车销售,并不成功。天猫涉足汽车电子商务已有很长时间,但它仍是一种“网上订购、线下体验”的模式,并不是真正的汽车网上购物。
天猫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是一种结构非常复杂的商品,消费者不太可能仅仅通过在线观察和理解来完成交易。他们习惯于在做出购买决定之前体验车内的触感、车内的气味和驾驶的真实感觉,这决定了消费者需要在实体店体验。在购车过程中,有许多服务需要不同的机构来提供,如许可、保险、贷款等,这增加了交易的复杂性,使得网上交易无法一站完成。
其余不成功的消费内容,包括基于地理位置的超大型商品和服务(如美发和加油),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互联网接入问题。
区域消费差异正在加速
不同城市间消费增长率的分化趋势表明,第二个答案可能在三、四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消费增长正在见顶。一线城市的消费数据显然有一个更大的基数,但自去年以来,增速已迅速放缓。数据显示,除广州外,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已进入个位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1月和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16.9亿元,同比增长1%。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下降了6.8个百分点,这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低点。此外,截至2015年底,深圳的零售总额增长率已骤降至2%,而上海2016年1月和2月的增长率继续降至7%。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1月和2月的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0%。北京商业经济协会秘书长赖阳认为,北京社会零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京东、小米等少数电商企业增速放缓,这几年基本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拉动了整体增速。2015年1月至2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2%;2015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0.2%。
另一个消费增长放缓的城市群体是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地区。例如,沈阳、长春和大连2015年gdp增长率分别为3.5%、6.5%和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分别为8.2%、8.8%和8.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在经济速度明显放缓的城市,消费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与上述两个阵营相对应,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增长相对稳定和稳固,但与中国社会消费的总体增长水平基本一致,或者略高于总体水平。
在线消费的快速增长是保持这些地区整体消费增长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2015年宁波市消费实现快速增长,社会总零售额达到3349.6亿元,增长12%,居浙江省首位。根据浙江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的数据,2015年,宁波实现网上零售额76.68亿元,同比增长41.48%。
然而,浙江宁波的网上零售额仅占社会总零售额的2.29%,远低于全国12.02%的平均水平,表明宁波的网上零售额仍比空房有所增加。
根据分析,由于最全面、最新、最优质的消费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和小城市只能面对有限和平庸的选择。然而,电子商务已经消除了这种限制,在线消费已经逐渐下降到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
那么,消费下降能推动消费增长吗?需要注意的是,一线城市的稳定和消费向二三线城市的下降是同时进行的。如今,一线城市的消费已经见顶,一些经济衰退地区的消费也受到了影响。即使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扩张趋势保持不变,也无法改变整体状况。
服务消费增量
另一个大趋势是,以电影和旅游业为代表的新服务消费需求强劲。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6年春节期间,美国电影《美人鱼》引爆的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首次超过北美市场,该市场的企业充分享受了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
国家统计局没有相关细节的统计数据,但行业数据显示,电影和旅游等新服务的消费正在蓬勃发展。根据未来产业研究所的数据,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比2014年增长48.7%,创下“十二五”以来的最高年度增幅。
从旅游业来看,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1亿,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和12%。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写道,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增加。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增速比第二产业快2.3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5%,比上年高2.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
刺激服务消费也成为下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内需潜力,开放和发展更大的空,增强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养老、卫生、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业的发展。
然而,根据上述观察家的分析,服务消费分为生产性服务消费和生活性服务消费,生产性服务的增长率将随着投资的萎缩和工业的衰退而下降;生活服务消费确实是一个增长点,但它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此外,它是成本驱动型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消费放缓的趋势不可逆转
以上是分割消费的问题。事实上,在考虑消费时,我们绝不能脱离经济的整体运行和人口增长周期。中国的现实是,经济的转折点和人口红利的转折点同时到来。
记者统计了中国历年的人口数据,发现中国总人口仍在增长,但很明显,人口增长率仍在放缓:自然人口增长率从20年前的10.55%放缓至2014年的5.21%。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缓慢的人口增长意味着缓慢的新需求。
除了自然人口增长率之外,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数据是人口的总抚养比率。一般来说,“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总抚养比在人口周期触底后上升,并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增加而逐年下降,直至总抚养比超过50%。方正证券进一步指出,阻碍经济增长的不是总抚养比本身,而是老年抚养比。
目前,中国正面临这样一个局面:老年抚养比正在推动中国总抚养比上升。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总抚养比一直在下降,但这是以降低儿童抚养比为代价的。2013年,中国的“总抚养比”增加了4个百分点,但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从1995年到2014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从6.2%到10.06%不等。
人口拐点的提前到来如何影响消费?从短期来看,不断上升的人口抚养比意味着创造新工作的压力也在减少。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Morgan Stanley Huaxin Securities)副总裁张军预测,只要转型过程中投资和出口增速不出现悬崖式下降,未来中国劳动力供求格局将保持总体平衡,甚至会保持轻微的供需紧张。这也将带来工资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这无疑对向消费转型的经济是一个利好。
然而,从长远来看,人口转折点的到来意味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下降,创造财富的能力将下降;同时,为了保持庞大的老龄人口的福利水平,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将明显增加。经济不可避免地被拖累。
“二三线城市消费升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消费等。都可以成为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重点,但消费放缓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不会下降得那么快,可能会以0.2%-0.3%的速度下降。下去吧。”前述观察家说。
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虽然经济驱动因素已经从“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但消费却放缓了。根据张军的分析,在经济低迷的过程中,消费不能脱离经济周期。投资的下降将导致就业的下降,而就业最终将转化为消费。
(编辑:郑声,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郑声@ 21京基)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消费:拯救中国经济的“骑士”?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