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9字,读完约3分钟
丽水9月28日电(王逸飞张斌饰)去年在浙江遂昌县苏村发生的山体滑坡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现在悲伤的过去一年了。 苏村的现状怎么样? 记者再次来到这里,365天来,看到那个隐形的村庄已经有了充满活力的气象。 在“颜值”变化的背后,从这里上升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也使苏村的未来特别有可能。
年9月28日,受台风“鲇”带来的暴雨影响,苏村发生的塌方夺去了28人的生命,718人受灾,各方损失超过1亿6100万元。 即使是现在,在汽车要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进入苏村的边界时,通过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时的山体滑坡撕裂地表留下的痕迹。 山下的新苏村,也突然映入眼帘。
63岁的苏村人王聪妹妹没想到自己的生活会很快回到正轨。
“去年山下沉的时候,我在房子前面。 没跑几步就被推到了房子外面的河对面。 ”王聪妹妹说灾害发生后,“无家可归”的无力感一直是她的心事,只是在当地的公租房住了三个月,没想到自己搬到了村里新建的安置所。
王聪妹妹所在的安置所由19栋新的三楼浙江派民居建筑组成。 灰色和白色之间的房子,在平坦的沥青路和远处的青山装饰下,有很温暖的闲居味道。
王聪妹妹说,没想到自己每天在菜园里保养自己种的南瓜和冬瓜等蔬菜,周末回家照顾住在家里的孙子,这种平淡幸福的日子来得这么早。
“凭良心说,政府给我们盖的新房子真不错。 我去年12月11日搬到了新家。 每层都有厕所,比以前舒服多了。 ”。 50岁的苏村村民潘青海也是去年灾害的受害者,今年春节邀请很多村民回家吃饭,纪念有特别意义的新年,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苏村党支部书记华素萍说:“去年灾害发生后,全村有51户危险住宅户、倒塌户被手工排出,政府通过搬迁配置、货币配置、公寓配置等方法适当安排村民,仅77天就完成了违规建设、危险旧住宅的拆除,受灾,
一年来,逐渐走出灾害,重建家园的苏村人也在以自己迅速发展的决心,探索通往幸福的道路。
在苏村村口,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的火龙果采摘园备受瞩目。 这是苏村村民邱志伟的家庭农场,从村民手中转移土地,建造钢结构住宅,种植红心火龙果。
“我们享受政府提供的‘灾后配置产业提高支援政策’,可以得到70%的投资补助金。 如果明年正常的话,每亩应该有3万元的总收入”。 邱志伟说,现在村子里聚集了这么多人的爱,他们也必须表现出苏村人自力更生的决心。
据悉,在当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邱志伟的火龙果采摘园这样的家庭农场,一年内在苏村出现了7家。 另外,共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走上了带领村民致富的道路。
华素萍说:“村民成立的专业合作社栽培了300多亩水果蔬菜经济作物,有茄子、苦瓜、南瓜等10多个品种。 政府为了鼓励大家重建产业,对很多项目进行了技术指导。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现在在苏村滑坡的旧址,遗迹公园正在建设中。 据说这里将被永久保存为地质灾害现场警告教育基地。 如果旧所在地记录了苏村的过去,那么在稍远的地方,8米不到泥石流的树龄100年的大樟树,与苏村现在和未来的描述很像。 这不屈不挠的“大楠精神”让受灾的村落和痛苦的人们在新的起点上写下新的故事。
浙江省车俊省党委书记曾经说过:“苏村人必须有‘大楠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有毅力和自强不息。” 而且,在新的苏村,人们相信美好的事情也一定不会结束。 (完)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要闻】灾后一年再访苏村:见证升腾不屈的“大樟树精神”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6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