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4字,读完约7分钟
作者龚文,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财经采访办公室副主任徐志峰,均来自微信公众账户“新闻前线”,原标题为“谁是权威人士?”授权华尔街故事出版。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华尔街的立场。
在第26届中国新闻奖中,“关于中国经济的五个问题——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获得深度报道一等奖。
《关于中国经济的五个问题》发表后,新华社播放了全文,中央电视台“新闻网”口头播放了摘要,随后其他中央媒体和中国31个省的所有党报都在重要版面转载。中央网络办公室推动了整个网络,所有主要网站和各种媒体竞相对其进行解读。仅百度就有超过135万个搜索页面。100多家外国媒体,如路透社、法新社、华尔街日报等。被这个消息感动了,转发和评论了很多。“权威人士”不断在新媒体上刷屏幕,占据微信、微博和客户最热门的话题,阅读量达到数千万次。《关于中国经济的五个问题》被称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采访”、“关心中国经济的人必读”和“一部可以载入经济新闻史上的作品”。许多省、市、部委、企业、智库等。组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甚至一些通常“冷淡”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试图逐字逐句地找出“权威人士”的话。2015年夏天,全国经济报道研讨会将这篇文章列为必读材料。人民出版社破例用中英文发表了对“权威人士”的采访。
《中国经济五问》从组织策划、选题策划、内容制作到时间安排、版面编排和媒体推送的全过程,体现了把握“时间效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体现了主流媒体应有的权威性。
站在权威声音的最高点
——敲定关键时刻,准确向全社会传达中心信号
《中国经济五问》最大的特点不仅在于其独到之处,还在于其权威性的声音,准确、系统、全面地传达了中央政府对经济形势和改革推进的立场、判断和决策。“权威人士”的强烈声音通过《人民日报》的权威平台传播开来,产生了“1+1;2”化学反应。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行压力很大,各种争议、疑虑和猜测层出不穷,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多变阶段。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形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促进改革?所有的声音都很嘈杂,意见也大相径庭,分歧越来越大。人们渴望权威的声音,他们渴望来自决策层和权威判断的明确信号。
基于这种考虑,《中国经济五问》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高端、独家、权威,力求以最权威的声音回应最集中的关注。我们积极联系中央核心经济决策部门,这是权威解读中央精神的最佳目标。我们在深入采访、深入领会精神的前提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系统梳理和研究经济热点问题,力求势头强劲、视野开阔、判断准确、分析透彻、新概括,赋予报道独特的权威性。“中国经济五问”以高标准、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在众多宏观经济报告中脱颖而出,真正起到了“大海捞针”的作用。“权威人士”出现在党报上,轰动效应继续升温。这份报告不但没有变得“脆弱”,反而让整个社会讨论得越来越热烈,理解得越来越深刻,期待得越来越稳定。金融界和经济界有一句话:“如果你没有仔细阅读过‘权威人士’,你就不好意思自称从事财经工作。”
密切关注社会关注的热点
——不要自言自语,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整篇文章都是干货
在经济转型时期,话题多,热点多,社会关注度高,舆论分歧大。面对盲目消费的问题,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不仅要跟上中心精神,还要跟上社会热点,否则就会自言自语。权威绝不是冷漠的,而是热情的,脚踏实地的。《关于中国经济的五个问题》全文6000多字。就新闻报道而言,它很长,但是来自观众的反馈是“非常令人愉快的”,没有冗长的感觉。关键在于,这次“权威人士”访谈准确地设定了话题,敏锐地把握了热点,没有搞“穿靴子、戴帽子”、“出洋相”,而是实实在在地把“所有干货”贯穿整篇文章,每一句话都指向穴位,就像一顿美味的新闻大餐,让人津津乐道。
我们设计了一组难以理解的问题。“五个问题”包括:增长率是否如预期的那样下降?为什么经济运行呈现趋势分化?如果向下的压力更大呢?如何看待经济运行的风险?宏观调控应该聚焦在哪里?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热点,触动人们的心灵。从五个热点出发,形成五条主线,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为十个更具体的问号,清晰地将庞大而复杂的经济形势话题串联起来。一些专家评论说:“没有废话,信息量特别大。如果它是布局,它必须至少两个或三千字。”
面对经济运行的困难
——不要高调,避免矛盾,实事求是,使报道更有说服力
“中国经济五问”没有回避或隐瞒复杂问题、敏感问题、困境甚至难题,而是直接触及难点,用剑指向痛点,敢于触及“纠结点”。例如,关于结构调整中的洗牌,文章坦率地说:“结构调整必然带来痛苦。我们必须突破这一关。结构调整不能做,不能做,不能等,不能承受,只能主动调整,主动出击。”至于经济下行压力,报告称:“总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应该做好充分准备,采取有效措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我们不必恐慌。”另一个例子是房地产、债务风险、产能过剩和其他经济问题。“权威人士”并没有轻描淡写,大有作为,而是把矛盾摆到桌面上,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把它们剥开。直面困难,实事求是,警告风险,让整个面试更有说服力。
彰显思想内涵的亮点
——不仅让人们看到结论,而且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论,鱼与鱼兼得
经济报道同质化竞争激烈。要在压倒性的稿件中胜出,我们必须以质量取胜。这种“品质”来自思想的深度。
与一般经济报道相比,《中国经济五问》不仅着眼于眼前问题,而且牢牢把握大局、大趋势、大政策,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本文中的许多见解、新见解和前瞻性得到了公众特别是专业人士的肯定,也体现了它们对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因此,“中国经济五问”被各种智库、市场机构和业内人士视为判断中国经济的重要参考。在这篇文章发表的当天,许多经纪人甚至连夜开会研究“五个问题”。一些专家称“权威人士”访谈为“导航对话”和“方法论对话”。这再次表明党报不仅是“新闻纸”,也是“思想纸”,不仅要有独家信息,还要有独到见解。
创造一个引人注目的卖点
——“盘活”新闻资源,做“好奇营销”,创新表达方式
《中国经济五问》最大的卖点无疑是“权威人士”的地位。“该说什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谁在说”则更为特殊。最终,该报道采用了一种新的“权威谈话”形式,这种形式没有明确透露被采访者的身份和姓名,这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激起了空的极大想象力,并有助于该报道的迅速和广泛传播。全社会争相猜测“谁是权威人士”,仅这一项就形成了一股舆论热,使得报道的影响力继续发酵。经过一段时间的猜测和讨论,公众普遍认为“神秘权威人士”传达了中央政府的声音,关注的焦点也从“权威人士”的身份转变为对“权威人士”的阐述,这完全符合报告的策划意图。一些评论者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奇怪的营销。”“权威”这个词着火了!”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人民日报记者揭示:谁是权威人士?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