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0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网财经12月23日电(记者刘小飞)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而设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借助“大众创业创新”的东风积极转型,充满活力。

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有1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得到认可,15431家孵化企业积累了近1万项科技成果。

然而,随着快速发展,功能定位不准确、同质化严重、粗放式发展和片面追求利润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何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每一所大学科技园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过去的15年里,有115家公司获得了改造近10,000项科技成果的认证

自2001年5月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确定第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以来,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经燎原之势。据统计,在过去的15年里,共有115所大学科技园被分十批认定,是第一批22所的4.23倍。

从地理分布来看,北京、江苏和上海的科学园分别为15个、15个和13个,而其他省市的科学园数量为个位数。值得注意的是,在2001年的第一份名单中,北京大学、江苏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科技园分别有两个,而陕西和四川分别有三个和两个。关于北京、江苏、上海的赶超,教育部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中国财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与这三个省市的高校数量众多有关,当然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在质量方面,据《中国金融网》记者不完全统计,大学科技园现有孵化区812.6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5431家,提供就业岗位40万个,累计科技成果8235项,孵化企业授予发明专利3771项,R&D机构1619个。

根据2015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这些大学科技园的固定资产净值达到49.68亿元,孵化基金总额为11.07亿元,其中清华科技园占据绝对优势。据悉,近10年来,进入清华科技园的企业总收入已超过4000亿元,缴纳的税款总额已超过400亿元。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资金短缺成为发展的瓶颈。通过孵化来赚钱太难了

虽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作为一个在中国才发展了十几年的“新生事物”,它的快速发展也孕育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资金短缺问题最为突出。

北航科技园总经理李俊在接受《中国财经网》记者专访时坦言:“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是孵化,但仅仅靠孵化是很难赚钱的。”李俊进一步解释说,大学科技园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如果租金太高,它们负担不起;此外,科技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因此他们可以赚取较少的咨询和服务费。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至于国家设立的专项资金,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财经网记者:“这个额度太小了,一般只有几十万,对园区建设和企业孵化来说都是九牛一毛。”

在生存的压力下,急功近利的现象似乎部分偏离了轨道

单纯依靠孵化模式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生存的大学科技园在资金压力下正在寻求其他出路。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公园的发展模式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轨道。

据中国财经网记者报道,大学科技园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案例很多。如清华科技园宜昌园区,按照“国家孵化器”标准规划,原计划投资10.5亿元。建成后,可同时孵化2000多家中小企业,但其中一些后来成为住宅地产。北京大学资源博雅a5“利用北京限购机会出售的商住项目”的原位置,实际上是“全球中小企业的微观总部基地和创业中心”。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除了上述“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外,大学科技园也有一些投资开发主体从事资本运营,将其主营业务变成“股票交易”,这使得科技园“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而生”几乎成为一个空空壳。

如果你付了租金,你可以进入公园。门槛太低,违背了建设公园的初衷

在一些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商业地产运营。为了扩大规模,许多大学科技园没有严格审查入园企业的资质,甚至有只要付租金就可以入园的情况,几乎没有门槛。

在梳理各大高校科技园的信息时,中网财经记者发现,孵化器中有很多电子商务、p2p等公司,而且大部分都是在不到一年前成立的。“降低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园区的财务压力,但往往会降低科技园的标准,也违背了创建大学科技园的初衷。”李俊说:“有了这样广泛的发展,取消一些科技园的资格是不可能的。”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事实上,取消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资格是有先例的。南开大学国家科技园于2011年因绩效考核不合格被摘牌,厦门大学和华北大学科技园也列入当年持续整改名单。

园区企业的同质化严重忽视了它们所依赖的大学的学科优势

在园区的产业布局上,中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户的企业都集中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和新材料领域,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清华控股集团董事长徐景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表示严重不满,认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必须依托大学的学术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结构分工。”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在特色园区建设中,北航科技园走在了中国的前列。在访问期间,中国财经网记者发现,北航科技园海淀园区的400多家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是航空空航天信息企业,符合北航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北航科技园一家从事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发的公司告诉《中国财经网》记者:“在同一个地区,可能会有很多租金较低的写字楼,但能提供给我们的专业技能和人才却不多。”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李俊说,大学科技园与大学的联系越紧密,发展越好。

功能定位与运营载体的矛盾专家担心发展前景

面对大学科技园暴露出的上述问题,一些业内专家表示,他们“对前景感到担忧”。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总经理邓飞指出,从功能定位的角度来看,大学科技园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评价其有效性。最直接的后果是其发展方向的偏离。“这也说明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和运营载体实际上是矛盾的。”邓齐飞强调。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然而,李俊在接受中国财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更愿意将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视为一项半公益事业。"产学研合作是大学科技园与一般工业园区的最大区别."李俊强调,目前入驻北航科技园的企业大多与学校的相关研究团队有联系,如技术合作指导、研究生实习、成果专利转化等,甚至有很多企业是北航大学的老师或学生自己创办的。

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孵化+投资”转化为利润样本要求完善投融资机制

如何解决困扰大多数大学科技园的资金短缺问题?似乎“增加政府支持”已经成为大学科技园的共同希望。然而,从清华、北航等科技园创造的利润样本来看,“孵化+投资”模式似乎有助于大学科技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清华科技园通过“孵化+投资”模式聚集了数百家风险投资机构,其中14家投资公司成功上市;北航科技园也设立了一批基金,其中天使舞台规模为5000万-1亿元;风险投资阶段的规模为2-3亿元。

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航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科技园也从今年开始引入ppp模式,即园区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对于这种模式,李俊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介入和退出机制,以降低风险,缩短投资周期,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大学科技园15年激增4倍达115家 逐利同质化待突围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3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