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07字,读完约7分钟

"这种处罚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12月20日,在工信部在门户网站上公布了对苏州金龙等四家企业的行政处罚决定后,记者采访了几家汽车企业的新能源高管,得到了普遍的回应。

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对4家新能源汽车(爱吉、净值、信息)欺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其停止生产和销售问题车型;暂停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格申请,将问题车型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删除;指导公司进行为期6个月的整改。整改完成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检查并接受整改。这四家企业分别是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有限公司和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处罚涉及11种车型,共计2616辆车。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今年9月,随着新能源作弊事件的深入调查,《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作弊及违法赔偿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在业内传阅,引爆了汽车界。财政部和其他四个部委共调查了93家企业。这份名单显示,有72家企业涉及欺诈赔偿,其中SAIC (600104,BUY)、BAIC、一汽、东风、比亚迪(002594,BUY)、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几乎全部涉及。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此后,如何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600617,买入)的“骗补”事件成为业内和业外关注的焦点。

12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产业司也发布了《严厉查处新能源汽车作弊和补偿行为,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的公告。公告指出,在整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主管部门调整了补贴政策,加强了监管,进一步改善了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调整财政补贴政策。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新能源补贴政策确实是公平和客观的。在填补欺诈漏洞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它还没有出台。”一位汽车公司的负责人说。

“无车证”全部被罚款

这次被处罚的汽车公司主要涉及四家“无车证”公司。其中,苏州的吉姆·韦斯特作弊和赔偿最严重,被处以“取消车辆生产资格”的处罚。这是自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管理系统实施以来,第一个取消生产资格的企业。

“无车证”是最明显的作弊行为。此前,在汇总表中,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涉及车辆1683辆,金额5.1921亿元;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涉及金额2.6156亿元;河南少林客车有限公司,涉及车辆252辆,金额7560万元;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涉及车辆154辆,金额5574万元;奇瑞万达贵州客车有限公司,涉及327辆车,价格9810万元。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这一次,上述五家企业中有四家再次参与。

大多数公交公司在上车的过程中利用“潜规则”。

在许多地区,公交车,尤其是公交车,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惯例。例如,一家公共汽车公司购买了100辆公共汽车,但不可能让所有的100辆公共汽车都开到机动车管理局。因此,过去一般只需要象征性地开几辆公交车,这就容易让企业发现漏洞。这些车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是执照已经很好了。然后,根据公交车的数量,他们可以申请补贴。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从上述“巨头”欺诈车辆的数量和数量可以计算出,一辆公共汽车的平均国家补贴高达30万至50万英镑。事实上,之前的国家补贴标准是8米以下车辆30万元,8米以上车辆50万元。此外,地方配套设施由国家以1: 1的比例补贴。一辆8米以上的汽车将获得100万元的补贴,这是业内的普遍标准。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公交公司的补贴资金是巨大的,这是公交公司为了获得补贴而冒险的主要原因。”企业高管认为。

中间区域没有处罚,但封堵开始了

除了有牌照和没有汽车,之前的汇总表还涵盖了对无电汽车、不一致的标志以及闲置的相关方和经销商的需求。然而,它并没有涉及到这个惩罚对象。

“新能源汽车仍在成长过程中,不能被欺骗,但它们没有给空探索企业模式的空间。”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高管认为,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有争议的几起欺诈性薪酬行为没有出现在这份名单上。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根据汇总表,康迪汽车拥有的14353辆汽车缺电,这也将吉利汽车的欺诈性赔偿放在了首位。

然而,这实际上是由康迪的经营模式决定的。由于Condi采用电池租赁模式,汽车需要配备双电池,所以在向国家报告时,它会声明双电池的容量,但在实际使用中,只需要一个电池,而另一个主要放在充放电站和租赁站。

此后,财政部驻宁波特派员向财政部提交了《关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14353辆电动汽车“有车无电”情况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

还有闲置关联交易的问题。在采访中,该公司的一些相关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一些企业的关联交易是万不得已的。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模式,必须建立关联公司来推广运营。”例如,吉利拥有“曹操特种车”,而SAIC拥有evcard和E向天凯,这两家公司都是分时租赁公司。此前,奇瑞还与易道合作成立子公司,探索分时租赁模式,广汽和BAIC也在筹划分时租赁。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堵漏和产业升级一样重要

“调查欺诈的根本目的是防止企业‘作弊’,这项罚款还警告了新能源行业的不正当竞争对手。”一家汽车企业新能源的相关负责人认为。

在宣布对作弊企业进行处罚的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布了《关于严厉惩处新能源汽车作弊行为和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的公告》,表明将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的机制。针对专项检查中暴露出的部分车辆补贴标准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被补贴新能源汽车技术性能低、部分车辆实际利用率低等问题,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征求相关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方案。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一是在保持2016-2020年补贴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公共汽车和特种车辆补贴方式,提高技术门槛,鼓励技术进步,设定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防止地方配套补贴标准过高。第二,改进补贴资金的分配方式。从201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资金将由预分配转为后清算,并加强资金申请报告的审核和各地推广工作。第三,结合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适当提高推荐目录模式的要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补贴政策支持优胜劣汰的导向作用。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事实上,针对欺诈性赔偿,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以阻止泄漏。例如,不像去年第一次申报补贴,然后在年底,根据实际销售量,企业将首先销售汽车,然后在汽车获得许可后报告运营数据,然后根据报告的数据进行检查,然后在检查后发放补贴。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流程改变后,‘欺诈赔偿’肯定会减少;同时,它还可以避免“一刀切”的五类“欺诈赔偿”,更准确地识别欺诈赔偿的边界地带。上述汽车企业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认为。

但是,随着流程的变化,不可能没有空,从根本上控制欺诈和赔偿是一个系统工程。

也有汽车公司的高管认为,补贴的目的是支持工业进步。因此,除了根据续航里程进行补贴外,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应该受到限制,例如,应该要求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样那些不能制造汽车、打着新能源幌子作弊的企业就可以积极淘汰它们。

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在乘用车市场,“补贴+积分制”的补贴政策正在酝酿之中。汽车企业的平均油耗越低,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越多,积分越高,这可以实现为汽车企业的利润。然而,在真正的市场化之后,低水平的新能源汽车将不会被消费者认可,也不可能欺骗和弥补。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四家恶性骗补企业被罚:新政呼唤“堵漏+产业升级”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