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5字,读完约3分钟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辖6个县(市)、4个区,其中5个县(市)为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分行将金融精准扶贫列为全行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引导金融机构建立“1+2+3”工作机制,推出“公共和农村业务”扶贫贷款、“双保双增”扶贫贷款等信贷产品,有效带动辖区内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取得初步成效。
成立组织协调全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中直积极贯彻落实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战胜贫困的实施意见》,并担任财政政策扶贫工作推进小组的牵头部门。为切实加强对全市金融精准扶贫服务的组织领导,本行成立了以行长为首、金融机构“一把手”为成员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组,全面负责全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金融精准扶贫奠定了组织框架。
建立两个机制,加强扶贫任务的落实和监督。中国人民银行佳木斯分行建立了金融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在中心支行行长对全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全面负责的基础上,将所辖6个县(市)的4个区设为一级网格,由县(市)支行行长和中心支行货币信贷部负责人负责任务的制定和分解;6个县(市)、4个区的金融机构作为二级网格,61家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将任务分配给系统内的分支机构或相关部门;乡镇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为三级网格,472个网点的主要负责人开展金融服务。本行还建立了专门的金融精准扶贫监管机制。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报告制度,系统记录金融精准扶贫的会议、进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每季度总结整理一次,在分行行长办公会议上研究讨论推广重点,通过金融机构负责人联席工作会议,通报各行金融扶贫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将金融扶贫作为全年的核心工作,以提高其在评价中的权重,并对其进行全面监督和推动。
抓好三个重点,共同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人民银行佳木斯市分行特别注重金融服务的精确对接。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在全市10个县区组织了61家金融机构的472个营业网点,为170个贫困村和17.7万贫困人口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缘”的金融需求对接网络。做好准确规划财务需求的工作。本行开展“下乡、下乡、入户”扶贫活动,为辖区内52个贫困村和2000多户贫困家庭提供了精准金融支持。
据悉,佳木斯市桦南县扶贫再贷款1亿元,创新推出“双保双增”扶贫贷款。华川县以支持产业发展为金融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创新性地推出“公共农户和企业”扶贫贷款,形成了“银行信贷+农业集团+贫困农户”的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汤原县再贷款1亿元用于扶贫,创新了“龙头企业”扶贫贷款,形成了“银行信贷+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新型金融精准扶贫模式。通江市再贷款2000万元用于扶贫,创新推出“合作”扶贫贷款,形成了“银行信贷+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截至10月底,佳木斯市累计完成扶贫再融资额度4.7亿元,扶贫贷款11.43亿元,贫困家庭12000户。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建立“1+2+3”工作机制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