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1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通讯员孟报道,2016年9月,贵州省毕节市扶贫再融资“两个建设、两个优势”管理暂行办法着力构建扶贫再融资工作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有效提高扶贫再融资审批、发放和使用效率,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利用扶贫再融资资金分时段发放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需求错位的问题。

“两建两优”模式提升扶贫再贷款使用效果

所谓“两个建设”,一是建立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扶贫再融资的“最大化管理”。在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最高限额内,当地法人金融机构按月提出申请,限期结清;二是建立中层“流动资金池”,根据各县(区)的实际需求预留一定数额,调整辖区内的循环使用。扶贫转贷款到期后,金融机构应按合同约定向当地人民银行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毕节市中心支行收取的扶贫转贷款额度将进入“流动资金池”。“两优”是指在扶贫再融资投资中,优先支持带动贫困户就业和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先满足扶贫再融资使用效果较好的县(区)的资金需求。

“两建两优”模式提升扶贫再贷款使用效果

“两个建设、两个优势”模式启动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毕节市分行已发放“两个建设、两个优势”扶贫再融资1.05亿元,金融机构利用扶贫再融资资金向144家新的农业经营实体发放了15万至500万元的贷款。其中,村镇银行占69.15%,将支持7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615户贫困家庭就业发展,实现1916名贫困人口就业。

“两建两优”模式提升扶贫再贷款使用效果

此外,“两个建设、两个优势”模式为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扶贫再融资引入了竞争机制,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也明显提高。例如,大方农村商业银行申请支持大方县天马公司再融资250万元用于扶贫,从金融机构申请到资金到达企业只需3天,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两建两优”模式提升扶贫再贷款使用效果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