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74字,读完约7分钟
歌手鲍伊是文化资产证券化的先驱。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mbs为代表的资产证券化abs产品在美国金融市场风起云涌,有效地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产品,但也为次贷危机的蔓延埋下了隐患。
尽管如此,abs业务在包括文化产业融资在内的许多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是文化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文化资产证券化为美国音乐和电影产业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在我国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mbs试点的同时,文化领域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逐渐增多,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化资产证券化被业界视为文化投融资的新方向。在银行、经纪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各种金融交易平台中,试图将文化资产证券化的情况并不少见。
国际经验:为行业注入活力
与其他资产证券化产品相比,资产证券化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也不到20年。1997年,摇滚歌手鲍伊(Bowie)抵押音乐知识产权,发行债券形式的文化资产支持证券,将1990年前记录的25张唱片的知识产权许可费证券化,平均还款期为10年,总规模为5500万美元,被称为鲍伊债券(Bowie Bond),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案例。
鲍伊债券的最终利率为7.9%,而10年期国债利率为6.37%。鲍伊唱片经销商百代唱片担保债券,已成为这一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种重要的信用增级手段。鲍伊债券由私募发行,由证券投资信托公司全额认购。
虽然文化产业的资产证券化在音乐产业中是第一位的,但发展规模最大的是电影产业。作为全球电影产业中心,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发展中的运用无疑是巨大的。
1997年,梦工厂进行了第一次证券化交易,打包了当时的14部电影,形成了证券化融资的基础资产池。2000年后,他们试图包装未来的电影,发行证券化产品,并大规模筹集资金。
不管是音乐还是电影,我们都可以发现,构成基本资产池的不是某种文化产品,而是作品的集合。同时,在资产证券化技术的运作过程中,信用担保受到重视,特别是文化产品经销商的信用担保已经成为外部信用提升的重要形式,强大的金融创新团队可以设计出合适的内部信用提升模式。得益于文化产业巨大的存量资产、成熟的交易环境和完善的政策法规,文化产业创新证券化业务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国内探索:如何规避风险?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下,资产证券化abs迎来了新的春天,国内各类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企业资产证券化增速大幅加快,甚至超过了信贷资产证券化。
2012年,深圳华侨城推出欢乐谷主题公园入园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赢得资本市场青睐。2015年,云南旅游集团推进资产证券化,许多旅游资源整合发行了类似的资产证券化计划。一些交易平台也推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如电影票房和文化园门票收入。
2015年,迪达电影将把未来的票房收入作为基本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2015年,迪达电影院的观影人数达到7100万,票房收入约为22亿元,因此其资产证券化交易具有充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迪达电影设计了资产证券化,成为电影产业资产证券化运作的经典案例。
文化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有很多种,近年来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然而,与美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流行的文化产业证券化的基本资产是未来票房或门票收入的预期现金流。基于未来收入的证券化,如电影票房和公园门票,其特点是收入不稳定和风险控制不力。客观上要求发行人设计更加严谨高效的产品结构,进行独家信用增级,以基础资产能够确定的收入作为融资担保,并对收入来源进行监管,以弥补文化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不足。
在文化产业中,普遍存在着与其他企业类似的基础资产,但只有文化及相关产品的资产证券化运作才能体现文化产业的金融运作特征,其风险与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状况密切相关。然而,这些国内尝试并没有充分体现文化产业证券化融资的特点。
展望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自2015年中期以来,中国南京证券交易所首次推出的邮政货币卡电子版陷入低迷,业界对“炒股”邮政货币卡交易模式提出质疑。交易所邮政货币卡的电子盘表现出对实物商品市场价格的背离,线下实物商品被忽略,而邮政货币卡的电子盘则升温。虽然被称为“证券化”,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不能为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发展提供营运资本支持,也扭曲了证券化的概念,混淆了人们对证券化产品的认识。这反映出中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道路是复杂的,面临着诸多挑战。另一方面,国内文化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运作,基本资产的形成,仍然停留在经营现金流的层面,真正融资和处理文化资产的还很少。
文化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当务之急是文化企业基础资产的质量,这与文化企业的产业属性和资产结构密切相关。国内文化企业大多是轻资产产业,其核心资产可能是一些文化产品,如几部小说、几个签约歌手和一两部电影。因此,资产估值困难,资产质量难以保证,风险增加。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的安全性也困扰着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国内文化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知识产权的运作、评估和评级存在诸多技术问题,给特殊目的机构spv获取基础资产带来了法律风险。Spv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核心。一旦盗版侵权发生,其风险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如果不确定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并确保安全性,证券发行者就不会轻易尝试。因此,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中,运营现金流成为更适合文化企业的基础资产是符合逻辑的,而像美国这样将知识产权作为基础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尚未成为主流。
幸运的是,随着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得到了加强,文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理念也在不断完善。同时,知识产权在文化领域的竞争和发展,使得知识产权资产成为文化领域的新宠和文化资产的重要内容资源,为相关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更合适的土壤,使得知识产权证券化成为可能,中国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值得期待。(图片取自互联网)
计划语言
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在盘活现有资产、拓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化资产证券化的发源地美国,由于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音乐唱片、电影作品和文学知识产权被证券化;在国内的尝试中,证券的发行更倾向于将文化产业的未来门票收入和票房收入作为基本资产,形成不同的产品风格。在这些尝试的背后,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文化资产评估等诸多难题。随着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这种基于文化的金融产品将会取得巨大的进步,并有助于文化产业的振兴。
国内文化资产证券化仍然有利于景区门票和电影票房的预期收入。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当文化遇上资产证券化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