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32字,读完约5分钟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完全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2016年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安全报告》(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数量已达到近8亿。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进行社交、消费、娱乐、阅读等在线活动,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碎片化时代”。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因此,在传统银行网点排队已成为一种“奢侈”,而在移动端解决财务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首选。“碎片化金融”正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我国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正逐步从传统的实体银行网点提高到网上银行,再到网上银行的建立。伟众银行是2014年获准开业的第一家网上银行,尚未设立实体柜台和网点,客户获取、风险控制和服务等服务可以在移动应用端完成,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银行形式。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一些学者表示,“分散化金融”的出现使得公众不再需要全面的银行账户。像伟忠银行一样,拥有相对完善的二级存款和金融投资账户的新银行,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简便的另一种选择。这也是伟众银行、网上商业银行等网上银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这个地方变得不重要了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王天喜曾经说过:“在未来,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传统银行通过网点提供业务和服务的业务模式可以改变。在国外,出现了许多基于移动的新银行,如英国的atom Bank、德国的number26 Bank和美国的simple Bank,它们都以移动应用为金融服务的载体,围绕个人客户的综合需求开展业务。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在中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客户行为的改变也在改变着银行的未来。传统银行大力发展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银等电子银行渠道。使用手机银行的客户比例也从2014年的21%上升至2016年的55%。客户更喜欢在零散的时间里使用在线渠道,但越来越不愿意去网点处理高频率但低价值的业务。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被称为“中国第一网上银行”的伟众银行上线时,明确表示不会设立实体网点和柜台,所有客户获取、风险控制和服务都将在网上完成。对于伟众银行来说,“场所”的概念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7×24小时的“无处不在”的在线服务。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伟众银行抓住了用户大量处理高频率、低价值业务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为以前被忽视的用户群体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差异化服务,解决了“长尾客户”时间成本高、金融服务成本高、借贷困难等“痛点”,让人们随时随地享受到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技术推动银行业务的发展

麦肯锡咨询公司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银行模式将迅速发展。

众所周知,技术是移动应用银行发展的重要支撑。据了解,伟忠银行的科技人员占近50%。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伟忠开发了移动应用、人脸识别、云计算等“黑技术”,使伟忠银行实现了无网点的网上开户和理财业务。开户过程中采用的客户身份验证技术是基于腾讯Youtu开发的“Face Core”技术。通过逐步增加一个完整的“异步审计”流程和“在线视频补充核心”,最终建立高精度的闭环“远程人脸核心”服务。用户操作简单,整个过程不超过140秒,虚假通过率小于1%。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使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更加便捷的服务,也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金融服务的成本。基于此,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伟众银行应用就拥有超过5595万用户。从这个数字来看,人们对新银行的接受速度比预期的要快,科技的发展正在推动银行业务的转型和多样化。伟忠银行首席运营官万军曾表示:“从网上银行的发展来看,仅仅在网上做生意和购买理财产品是远远不够的。伟众将有更多的互联网思维,从一个小地方和细节开始,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让金融服务更安全、更舒适。”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应用程序中的应用程序派生出一种新形式

面对伟众银行、网商银行等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传统银行也趋之若鹜,不仅开发自己的移动应用,还与新的网上银行合作,快速适应“碎片化时代”浪潮的冲击。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传统银行和新银行各自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传统银行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安全”,而新银行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新的用户体验;它们在未来不应是独立的和有竞争力的,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它们之间的有机整合。新银行通过输出产品设计基因和产品迭代基因来帮助传统银行改善用户体验是银行业的新发展趋势。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App in app是伟众银行与传统银行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伟众银行的应用以sdk的形式嵌入到合作银行的应用中,合作银行的客户不仅可以体验自己的应用服务,还可以从其应用进入伟众银行的应用,体验伟众银行提供的服务。这种模式不会改变合作伙伴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渠道,也不会改变客户对自有资金的管理习惯。它还省略了重新下载应用、注册和充值等繁琐的环节,让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伟忠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这与伟忠银行早期定位的“连接器”非常一致。

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对此,伟忠银行首席信息官马表示:“伟忠银行希望向同业输出科技能力,帮助合作银行降低构建自身系统的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帮助同业快速实现‘互联网+’战略。实施包容性金融的做法。”

显而易见,中国银行业正在经历互联网时代的美丽变革,这是值得消费者期待的。在新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共同努力下,消费者可以在“碎片化时代”体验到更好的包容性金融服务。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互联网银行催生银行新形态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