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39字,读完约8分钟
文/未来来了
拉手网归宿三胞集团,其实有些并不意外。 年牵手取消ipo,投资者和创始人斗争后,创始人吴波离家出走创业,之后被收购可能已经是个好归宿,只是被谁收购的问题。 握手被投资者搅乱,外界评论说曾经的团购霸主没落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沿着拉手网被三胞集团收购,谈谈团购网站的归宿和未来,以及团购模式带来的启发。
为什么对许多团购网站来说注定要破产或收购?
《浪潮之巅》在谈到新闻产业规律性时,阐述了70-20-10定律这一有趣的观点。 简单来说,当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经过群雄争霸期,到了快速发展成熟的阶段时,通常无法在特定范围的市场容纳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 主导者不仅占市场份额的一半,一般不仅占70%的份额,还制定了领域的游戏规则。 的第二名通常占20%和30%的份额,有时也可以给领域领导点颜色看看,但总结起来,被领域领导欺负的时间很多(比如美团要求商家双选,选美团,踢竞争对手) 团购领域的现状多么相似啊。
根据团800发布的团购市场统计报告,截至年上半年( 6月底),国内团购网站数量锐减至176家,与年8月最高峰时段的5058家相比,团购存活率仅为3.5%。 其中,美团、中青点评、百度糯米占有84%以上的市场份额。 另一家专业调研咨询企业易观国际也提供了同样的数据:年上半年团购市场餐饮菜类成交份额中,美团网占53%,中青点评团、百度糯米各占21%,其他团购网站占11%,酒店团购方面,美团市场份额75%。
拉手网绝对被三胞集团控股之前,团购市场的结构就已经决定了。 当70-20-10定律应验时,拉手网在10%中属于市场份额,从那时起拉手网就再也没能回天。 团购河山被分割的时候,对于活着的团购网站来说,只能转型,要么被收购,否则就只能破产。
既然拉手网的归宿并不意外,那么拉手网的团购,会有什么启发,团购的未来在哪里?
商业模式的立场是,光靠团购是不够的
当我们以“事后诸葛亮”的身份来看团购模式的时候,不难发现其商业模式的变迁过程、团购模式从最初每天的单一发展到了当地生活服务,甚至是o2o、和平台化。 盈利模式也从简单的佣人开始,广告模式迅速发展为多元化的收入。
对于联合采购创业的美团,也以猫眼电影、美团外卖、美团酒店等新的主营业务为新生计,并且从事风光明媚的工作,甚至尚未涉足的酒店业务,都聚集了娱乐圈等先驱者的“亮点关注” 对于美团来说,未来很有可能走向的是现在淘宝天猫的“平台+广告”模式。 另外,王兴自己表示,美团已经有80%以上的交易通过手机进行,EC平台在移动网络上的客户量仅次于淘宝,大于天猫,大于京东。 据了解,对美团来说,除了有钱的团购业务外,还可以转身“电子商务”、“平台”。
从资本层面来看,美团一直试图维持独立并迅速发展,但不能否定将自己托付给阿里的事实。 当然,由于蚂蚁占股,实际上美团现在发展很快,所以很独立。 所以“加入阿里战术投资伙伴”的说法,美团方面可能会更乐意听到。 毕竟,在资本水平上得到bat之一的蚂蚁的庇护,将来也有可能在蚂蚁核心活跃于o2o行业。 这些待遇也没有全资收购的高德。 有评论认为,以前的新高德战术让o2o淡出,聚焦lbs,高德没有重要到值得o2o大任的程度。 毕竟,蚂蚁系可以制造o2o。 其中之一是股份不多的美团。
另一个团购模式代表,与其说是半路杀青,不如说是厚积薄发强势入驻的中青点评网,中青点评是业界知名的慢企,在点评起家,开始团购模式之前,中青点评其实是做优惠券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和团购类似。 由于当地生活服务行业的深厚积累,中青点评在介入团购行业后可谓顺风顺水,迅速占领有利位置,牢牢锁定了团购领域的第二位置。 但对中青点评来说,这也不够。 作为bat之一的腾讯在入股中青点评上,除了资本之外还带来了微信和手机qq的入口,这让人羡慕别人流量入口的特点。 因为团购,中青点评“慢”和“快”,自然只有马不斩蹄。 一方面可以获得当地的生活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合理自然地加入现在炎热的o2o,确实是o2o。 另一方面,在已经加盟的团购行业,中青点评也在寻找机会吃碗里展望锅里的东西,扩大自己的份额。 再者,中青点评将围绕另一个更大的市场。 它是一个“食”行业,希望连续进入石川科技等erp企业,支持餐饮公司的新闻网络化,通过大数据指导公司的经营和精准营销。 中青点评显然也有更大的野心和追求。
除了平台化或o2o模式的快速发展方向外,目前生存的团购网站中的团购网站,值得一提的是团购行业具有创新性。 国内的团购网站和团购模式都是从groupon开始的,模仿了开始时的每日组合,甚至是groupon。 窝团等率先公布了一天多和一天多,团购的商业模式开始改变。 现在窝团推出了“团购商城”模式,也是团购模式的创新。 中心将转移到窝团系统,帮助商家直销。 虽然不知道未来,但是能够应对市场变革的企业总是活得更长。 而且现在,在互联网帝国们纷纷构筑护城河的时代,当天的巢团迎来小米、360等企业的入股并收购我们也不会太惊讶。
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开始团购的公司来说,光是团购的商业模式还不够吗,可以像美团一样通过团购来确立规模特征,垂直扩张,进入酒店团购等行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领导者地位。 “平台”、“o2o”。 如中青点评类,依托自身特点,背靠bat流量特点,将生活服务本地化,o2o就像进入更大行业的“不生气就跑不了吗”一样,在团购行业都知道赢不了,格局准时了。
投资立场:风投一旦“狂投”,出来混,迟早会被还
根据团800的统计数据,团购最疯狂的时期达到了5058家,现在锐减到百余家,据此公司的存活率也只是个位数。 如果现在生存下来,在团购市场占有率能超过2%,那已经达到了千分之几的概率。 可见团购战争相当惨烈,也反映了资本市场的残酷和“跟风”。
团购热潮一时来临,风投企业希望成为支撑风口的“猪”。 当然,我想利用它赚很多盆。 但是,当机会到来,需要快速混乱复杂的评估时局时,风投往往也不合理。 害怕投资被同行的竞争对手夺走,白白错过了走向台风口的“猪”,提高了投资价格,打乱了占位,先得之类的也层出不穷。 当然,风投本来就是冒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赌博,获胜是小概率的事。 毕竟,能飞向蓝天的“猪”毕竟为数不多。 特别是对于多次受挫创业的企业家们来说,很多其实是可以选择投资者的。 如果能给钱,就不是那风投了。 很多时候,风投企业要看其是否有能力帮助企业未来快速发展。 综合权衡的结果将引入投资。 反而,包括创始人公司和风投企业在内的自信的新员工们,在考虑是否能拉点钱破坏市场,以及能否用风投的钱来肥自己的口袋。 除了各种风投之外,各种创始人和公司,最终达成了团购混乱的粥。 在鸡毛之后,我们发现代价是巨大的。 投资者说“疯投”,那么出来迟早要还的,我们也应该肯定把钱砸了但不收回资本的投资者。 他们至少为大团购市场呐喊过。 正因为他们“血本无归”的付出,才有了今天团购市场的格局。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风投”还是“狂投”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创始人的立场,团购千团大战是生动的观摩课
据说99%的人有创业的想法,但其中只有1%的人能够实践,付诸实践的人中,只有1%的人成功。 很多事件,回头看,可能会突然变得明亮,但如果没有置身其中,没有切肤之痛的话,那种实感还是很缺乏的。 自然大多数人对创业还是老样子,别人失败了自己就会失败,自己一定会成功。
李开复之前团购大战幸存者预言有10家公司,生存的公司又分两类,第一类:熟悉线下宣传,平衡客户商家利益,帮助商家增加头客,重视商家质量诚信的公司,第二类是巨鳄。 显然美团是第一种,中青评、糯米网等是第二种,拉手网的归宿也勉强可以归为第二种。 最终,进入三胞集团,弥补三胞集团的崛起和差距,形成公司完善的o2o布局。
围绕团购模式的创业战争可以成为前车之鉴,创业者们多少会受到一些启发。 团购大战不亚于mba的课程,是一门血腥的实干课,能够感受到商业模式的进化、变革与思考、如何在过冬和战前确保现金流不枯竭、如何解决创业者投资者的关系等也是难得的收获。
(未来已经来了本科学技术特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从拉手网被收购说起:团购的归宿和启发”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kjsh/1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