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2020年初,成都第一家门店记录再次刷新——根据成都零售商协会和招商局数据1月3日联合发布的“成都2019第一品牌研究”报告,2019年成都第一家门店数量达到473家,增长率为136.5%,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继续引领新的一线城市。

作为区域利用的独特资源优势,不同业态的第一家门店的融合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新增加的第一家商店品牌的形式是什么,它们在哪里销售?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的差距和机遇在哪里?

1月3日,《成都商报——红星报》的编辑在成都采访了CBRE商务厅厅长江南。通过这份报告,他找到了2019年成都首家门店经济的三个关键词,并展望了2020年首家门店的新发展趋势。

餐饮和零售类别的比例下降

与过去相比,全年落户成都的第一类店铺中餐饮和零售店铺的比例明显下降。

相反,生活设施和娱乐活动的数量增加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活动进入了市场。江南对这一变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看来,这也意味着成都消费市场的升级并不局限于一两种形式,而是在逐步开放。

例如,世邦魏理仕最近为成都推出了另一家第一家商店——梅哈尔梅,这是一家化妆品综合商店,已首次进入西南市场。江南认为,“梅子”现象正在改变成都综合商店的格局。过去,人们对成都综合商店的印象大多集中在时尚领域,而在化妆品领域,落户的品牌主要是李岩和丝芙兰。然而,没有多少综合商店不仅提供高端化妆品,还带来自己的第一商店效应。

三个关键词告诉你为什么473家第一店落户成都?

因此,对成都来说,梅哈尔梅的聚居地不仅是一家化妆品销售店,也是一家吸引人的网上红店。最后,它是形成第一个商店矩阵的第一个品牌。

核心区的强虹吸效应

除了快速增长之外,该报告还揭示了成都首家门店发展的另一个方面——高度集中。

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第一家门店品牌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锦江区、高新区和成华区。具体来说,晋江区的比例最高,占全市的30%。紧随其后的是高新区和成华区,分别为16.07%和10.57%。不难看出,成都第一家商店经济在晋江区形成了虹吸效应。

对此,江南诠释表示,这种虹吸效应与成都第一家门店的类型以及区域消费水平和定位密切相关。

例如,曼达咖啡在成都的第一家店是在成都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选择的,主要考虑的是聚集在附近的写字楼形成的购买力。因此,它很快在高端写字楼云集的仁恒地产开了第二家店。

然而,江南不同意其他地区没有竞争机会的观点。“虽然一些第一店铺在首次入城时会关注平台的成熟度,但不同的业态有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对二级商圈甚至郊区商圈而言,它们应该与核心区域交错竞争,根据自身优势吸引不同类型的第一店铺。”

根据这份报告,2019年成都第一批门店的类别大不相同,各有侧重,但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第一批零售店。可以发现,晋江区以零售餐饮第一店为主,成华区有较多的生活休闲娱乐第一店,武侯区与金牛区相对均衡,成都第一店经济错位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新品牌占了一半以上

整理一下成都的第一家店,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现象:全新品牌占品牌的67.90%。

"新品牌越多,成都市场就越成熟."江南表示,过去,消费者对品牌本身没有太多的关注,但现在人们对品牌有了更清晰的概念,所以出现了消费细分。

"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子系列的出现."江南表示,长期的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调研是这类品牌分线首次登陆不可或缺的。

因此,全新品牌的比例也是城市消费升级的表现。对这座城市来说,这也是一个好现象。随着品牌积极设立子品牌来划分商品供应的宽度,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城市购物中心将有机会塑造更多的标志性特征,从而降低同质化风险,使城市商业更好地发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编辑叶艳与邹越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三个关键词告诉你为什么473家第一店落户成都?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