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32字,读完约6分钟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编辑罗·和·朱

2017年8月,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与治理委员会在全国首次成立。成都统筹各方资源,优化顶层设计。通过协调基层党建和社区发展与治理,建立了一套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乡社区发展与治理体系。

社区是城市末端的“毛细血管”,社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至于成都,社区发展和治理的帷幕已经拉开。回顾三年前,2017年8月,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委员会治理委员会在全国首次成立。成都统筹各方资源,优化顶层设计。通过协调基层党建和社区发展治理,建立了一套符合特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

在过去的3年里,成都的社区治理有多有效?或许从年初对新发肺炎疫情的“大考”中可以找到答案:疫情爆发后,成都迅速构筑了全国动员、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形成了社会防控与专业防控有机结合的应对机制。由于牢牢掌握了防疫和控制的主动权,成都已成为全国恢复工作和生产最快、恢复秩序和活力最好的城市之一。

成都:穿越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完善社区治理,打造美丽的“城市梦”

在疫情的“大考验”下

社区治理彰显城市“韧性”

双流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金安华(音译)在接到该区保安的电话后,于凌晨2点起床,赶到该区,并陪同三名刚从湖北返回医院接受检查的人。在确认他们只是普通感冒后,金安华带他们安全回家休息。

穿梭于成都的大街小巷,每天走访数百户人家,我的手都肿了...这是流行病期间许多社区工作者的共同经历。然而,正因为这些基层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干部形成了一条防疫战线,成都的数据才“垫底”——截至5月24日24时,成都已报告确诊病例169例,全市感染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也是1000多万人口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成都:穿越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完善社区治理,打造美丽的“城市梦”

目前,成都实际管理人口已达到2100万,在城镇有近2万个居住区,如商品房区、旧庭院和拆迁安置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一轮冠状肺炎疫情,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全体公民齐心协力,迅速构筑起防治防线。全市居民区有序开展了重点人员的封闭管理和服务管理,在社区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在这场流行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正是一个城市的“复原力”所在。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微观单位,也是城市治理的‘最后100米’。”成都市社会事务和治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和完善城市住宅小区治理,就是要深化城市精细化治理,推动城乡社区发展和治理延伸到城市治理的末端,不断提高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

旧社区焕然一新。

“420工业文化旅游区”凯杰

420工厂是旧成都市中心一个时代的象征。它曾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420厂逐渐失去了它耀眼的光环。然而,仍有约750亩的居住面积,约33,000人口和240栋住宅楼,其中大部分建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虽然这里的建筑古老但并不凌乱,街道两旁的商店整洁而标准,墙上的“工厂区宿舍生活场景”随处可见,一次一个场景,触手可及。

成都:穿越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完善社区治理,打造美丽的“城市梦”

社区发展和治理工作应符合居民的需求。近日,由成化区和420厂共同建设的420工业文化旅游区正式开业。这是该地区居民和社会企业共同建设的社区规划项目,也是2018年社区规划质量提升项目“让社区质量更好成为中国”的创新项目。

双桥子街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三个街区的文化广场为中心节点,围绕“成都为家”、“工厂为家”、“社区为家”三大主题,挖掘出420个工业文化基因,巧妙植入“微空室”居住区,渗透到“新空室”社区。通过小街工业景观、110幅壁画和“420记忆厅”,将南一街至南六街建成以“工业文明故事与生活气息”为主题的特色街区,再现了当年420工厂的大规模生产建设场景,激活了空房力的社区。

成都:穿越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完善社区治理,打造美丽的“城市梦”

“我们多次召开大坝会议和研讨会,征求对大坝改造的意见和建议。绝大多数居民希望尽快改善环境,将居住区融入现代社区。”据420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宋洋介绍,420厂生活区是一个典型的老住宅区。由于生活区与社区治理和城市管理不一致,存在环境卫生秩序肮脏无序、建设无序、公共服务失衡等现象。实施综合建设势在必行。

成都:穿越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完善社区治理,打造美丽的“城市梦”

双桥子街道以市、区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为总体规划,以“公共配套质量提升”、“公共空房间质量提升”、“文化品牌建设”等相关政策为总体规划,在对420个工厂生活区实施“三供给一产业”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政企共建共管共管”机制。 将原居住区内部道路和公共空房间环境的综合改造与成华区特色街区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公共空房间建设的基础上,保留居民的记忆,全面提升该地区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和幸福感。

成都:穿越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完善社区治理,打造美丽的“城市梦”

旧窝棚的新活力

社区也可以体验无形文化。

选择两根实心木梁,也许用白色的墙壁和瓷砖,加上光线和精致的檐廊和雕刻但未上漆的门窗,构成了川西民居的独特习俗。

5月初,这个具有川西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回到成都”正式投入运营。“回到成都”位于成都市晋江区树所北一街和乐府街的交叉口。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川西民居的独特魅力,这里的老街正在复兴。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曾经是一个破败的棚户区。据项目负责人卢一曼说,这里曾经是一个典型的棚户区,有40多户人家。院子年久失修,环境又脏又破。去年,随着索克斯北第一街特色街区的建设,四合院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充分展示川西特色文化的文化综合体。

墙外是一条繁忙的街道。墙内是一个安静而自然的庭院,古朴典雅,由一堵墙隔开,这使得庭院成为一个绝佳的地方,可以隐藏在繁华的城市中,在繁忙的场景中享受宁静。

清代小清砖、旧瓦、拱门、石板和横梁...虽然保留了一些建于100多年前的建筑,但它们也配有一些现代设计和装饰。作为川西文化旅游的体验点,四合院不仅有很好的居住环境,还有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和四川茶艺展示体验区。川菜展示体验区也已竣工,并于本月初正式向公众开放。

陆一曼向编辑介绍说,这里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客人不仅可以在工作室品茶,还可以现场欣赏艺术家们制作的一些传统川西工艺品,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也将在美术馆展出。

对于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说,这个新建的社区文化旅游体验点也成了他们晚饭后放松的好地方。“晚上在附近散步,你可以进去坐下来,喝茶,看艺术品,这也是我们市民放松的好地方。”住在附近的张告诉编辑。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成都:穿越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完善社区治理,打造美丽的“城市梦”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