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4字,读完约7分钟

首先,鼠仓发生率高;第二,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典型犯罪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新;三是利用新媒体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甚至搞“抢帽”操纵;第四,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手段是隐蔽的,涉及的环节从ipo到并购都有

近日,中国证监会和公安部联合部署启动了“打击和防止非法使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以打击和促进预防和守法。

这是中国证监会继会计师、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开展法律法规专项执法行动、非法ipo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专项执法行动、市场操纵专项执法行动后开展的第四批专项执法行动。

证券和期货犯罪

多种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事实上,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继续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处的案件越来越多,案件类型也越来越多样化。

《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期货犯罪日趋复杂多样,严重危及正常的市场秩序。中国证监会积极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合作,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和线索,坚决查处资本市场重大违法行为,全力支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密切配合,优势互补,有效遏制了证券期货犯罪的频发。

证监会联手公安部打击证券犯罪 严防四大趋势

据权威统计,自201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共向公安机关移交了159起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案件和线索,超过了前三年的移交总数。其中,2016年1月至10月,移交案件数量达到47件,同比增长34%,结案率大幅提高。公安部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共同破获了一批市场高度关注、违法活动高发的重大违法案件。

证监会联手公安部打击证券犯罪 严防四大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的各种违法行为保持了较高的压力,并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了准确的打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有效地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和公安部今年已经合作过多次。例如,11月28日至12月2日,中国证监会和公安部联合举办了证券期货犯罪执法培训班。针对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和公安司法机关查处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非法披露等证券期货犯罪案件,联合培训班从行政执法、刑事侦查、审查起诉、司法审判等方面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全方位的连锁分析。

证监会联手公安部打击证券犯罪 严防四大趋势

这是证券期货监管部门与公安、司法机关加强执法协作机制,加强执法协作的工作安排,有利于交流办案经验,研究违法趋势,形成对各类证券期货犯罪的监督执法合力。 同时,为进一步整合优势警力资源,形成“自上而下联动、区域协调、多警力整合”的打击证券犯罪新格局,公安部正式确定辽宁省公安厅经济调查总队、上海市公安局经济调查总队、重庆市公安局经济调查总队、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经济调查总队、广东省深圳市经济调查总队五个单位为证券犯罪处置基地。 犯罪活动呈现四大趋势 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人士表示,总体而言,涉嫌犯罪活动呈现四大趋势。 首先,在金融资产管理领域,使用未披露信息的交易(通常称为“鼠仓”)非常频繁。今年前10个月,50%的案件被转移到“老鼠仓库”,犯罪领域从公款蔓延到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资产管理行业,有员工共同犯罪、公开发行与私募内外勾结的迹象。 据上述人士透露,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经向公安机关移交了35起使用未公开信息的案件,这是中国证监会向公安机关移交刑事责任案件的最高比例。 中国证监会建议:金融资产管理从业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应牢记“受托理财”的初衷,忠实履行“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职业道德;请记住,“天网会恢复,但不会泄露”,加强法律学习,遵守法律,严格遵守道德和良心底线,不要冒险触及法律的高压红线,不要用自己的双手尝试法律。 其次,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典型犯罪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新。自2015年以来,移交了61起相关案件和线索,占38%。 上述相关部门表示,上市公司相关人员与私募股权机构合作,以市值管理的名义控制信息披露速度,利用信息优势操纵市场,成为监管和执法的重点;新业务、新工具、新技术和传统非法手段的结合,以及利用高频程序化交易破坏市场公平的做法,引起了监管当局的关注。 为保持打击非法操纵市场的高压态势,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11月,中国证监会监察部决定部署开展“打击非法操纵市场专项行动”,将16起涉嫌操纵市场案件纳入专项打击范围。针对新的市场操纵行为,11月初,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在mainland China首次联合举办了打击证券期货市场操纵新案件专项执法培训班。两周之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它已成功调查并处理了一起利用沪港通交易机制进行跨境市场操纵的典型案例。 三是利用新媒体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甚至进行“抢帽”操纵。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宏观调控政策和公司运营相关的虚假信息可能会广泛而迅速地传播,这对市场极为有害;一些没有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机构和人员利用博客和微信从事非法咨询,充当股市的“黑嘴”。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也对通过微信推荐股票等行为提出了警告,应警惕这一陷阱:犯罪分子利用微信、微博等工具大肆招徕客户,利用股票价格作为诱饵,骗取投资者的信息费或会员费,或者利用投资者的资金收购他们控制的股票,这种做法既诱人又具有欺骗性。这些犯罪分子通常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四处流窜或跨地区作案,很难通过传统的侦查手段获取证据。 “如发现非法机构或个人通过微信从事股票推荐活动,请不要参与,以免造成财产损失。如有被骗,请收集证据,并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中国证监会提醒。 第四,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手段是隐蔽的,涉及的环节从ipo到并购都有。新泰电气为了申请首次公开发行,通过各种手段发明了应收账款,成为首家因发行欺诈而被迫退出市场的创业板公司。其他公司在借壳上市的重大资产重组中提供并披露虚假财务报表,涉嫌在并购中欺诈发行。 日前,中国证监会的高级官员表示,他们应该加强对ipo、再融资、并购等的监管。,并从源头上确保市场准入。 为了遏制虚假重组和虚假重组,为投机降温,中国证监会于今年6月17日开始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重组办法》于9月9日正式颁布实施。 支持公安、司法机关做好查办案件工作 根据上述有关部门人士介绍,中国证监会在坚决查办和及时移送违法犯罪案件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支持和配合公安、司法机关跟进相关案件。 例如,为许多重大案件提供专业支持。通过专业分析、技术支持和依法出具行政鉴定意见,全力支持公安机关查处利用信息优势和高频程序化交易操纵市场的案件;全力支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案件提出抗议。 探索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在“甲醇1501”期货操纵案中,中国证监会及时实施行政处罚,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为后续刑事责任追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促进巩固证券和期货市场的法律基础。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起草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和操纵市场罪的司法解释,针对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重大证券期货犯罪提出刑法修正案。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证监会联手公安部打击证券犯罪 严防四大趋势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