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3字,读完约2分钟
我读了很多,想了很多,写了很多关于战争的文学作品,但是战争人物,或者战争环境中的人物,这种情况下的人物,在那个时间和地点的人物,我们的理解仍然是冰山一角,而且将永远是。
在我转到解放军艺术学院后,我最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尝试以文学的形式进行文学教育。有一次,我列出了一个公式来解释“人性”的结构:人性=神性+神圣性+魔法+野兽。这里的神性和魔力是能量评价,分别指向正面和负面;圣洁和兽性是道德评价,分别指向善和恶。我在黑板上挂了一个调色板。四个颜料盒分别是“上帝”、“神圣”、“魔法”和“野兽”,分别用红色、黄色、蓝色和黑色填充。然后我用这四种颜料来着色,神性加圣洁,红色加黄色,橙色加暖色调,这可以说是完美的人格,或者智慧和勇气,或者魔法加野兽,蓝色加黑色,深蓝色,阴郁,似乎是不完整的人格,不仅有邪恶的欲望,还有邪恶的能力,这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
然而,如果人性真的如此鲜明,世界将会非常简单——永恒的二元对立,绝对的两极分化,要么正义战胜邪恶,要么邪恶卷土重来,然后正义再次压制邪恶,并来回往复,如此而已。然而,我们不能满足这样一个答案。
那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把这四种颜色挂在心里,混合公式,然后用文字描述它们。答案多种多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同学这样表达她的感受:从日出到阳光普照的空万里,从燃烧的云朵到黑色的金色云朵,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变化,它们是一样的,静止的,凝固不到半秒钟。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发生变化...每个人都凭直觉理解一个基本真理。他们总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变强变弱。四种颜色的混合已经成为万花筒,更不用说作为高级动物,在我们的灵魂宇宙中还有许多其他颜色。
是的,我们不能同时穿过两条河。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性”。它丰富而复杂,有无限的可能性。在我看来,文学关注是人类的关注。简而言之,作家的任务是根据作家的认知来阐述人性。(作者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生命的颜色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zx/1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