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29字,读完约9分钟
本报编辑姜郭阎乔
2020年的第一波热浪始于成都和重庆的一次重大事件。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如何科学把握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方向和路径?1月10日召开的四川省财政经济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重要部署,包括坚定不移地强化成都极地核心,提升成都发展水平。
成都极核的能源来自哪里?成都高新区作为已经肩负着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天然使命”的国家级高新区,正在思考:如何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都极地核电如何贡献高科技力量?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经济动力
2018年,169个国家高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1万亿元,相当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0%——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蔡溪智库副研究员吴军长期关注国家高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引擎和主力军,体现了绿色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城建设的先锋和对外开放的高地。”
成都的数据可以证实这一观点:2018年,成都高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77.8亿元,居成都首位,占成都的12.2%,占全省的4.6%。基于此,吴军对成都高新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表现寄予厚望。“虽然成都高新区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刚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国家高新区一号广场仍有0+的大幅增长,但成都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经济产值所占比重较高,已成为推动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新的机遇下,成都高新区应大力提升要素集聚能力,增强产业极化效应,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强劲的经济动力。”
可见的增长正对这一预期做出回应。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成都高新区正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积极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预计2019年区域生产总值将超过2000亿元。
这种增长将是可持续的。以成都高新区最大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去年,华为公司向成都高新区追加了数十亿元投资,用于发展相关业务。富士康在成都高科技西区的创新智能可穿戴产品制造基地项目也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产...
蓬勃发展的生物制药行业也在持续努力。去年底,绿叶生命科学集团的成都绿叶血脂康R&D及生产基地项目和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合作R&D基地项目相继启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新项目总数达到20个。到目前为止,天府国际生物城已经签署了127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刚刚建成三年,现在正处于全球生物产业地图的新坐标中。“生物城的进一步建设将为成都高新区的高品质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成渝对立发展阶段,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成都在东方,重庆在西方,成渝“双城记”已经上演。目前,成都正在大力实施“东进”战略。“东进”地区已初步完成战略研究、总体规划,启动了一批具有强大牵引力和支撑力的项目。同时,重庆也以“重庆西进”为出发点,推进主城区与玉溪区的融合发展。
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金介绍,“根据市委的决定和部署,成都市将加大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力度,推进高质量的东部新区建设,加强对成渝相对发展的重要支持。”
东部新区正成为促进成渝两地发展的重要舞台,成都高新区也参与其中。2017年,成都提出“东进”战略,随后依托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成都高新区被“指定”为天府国际空港口新城,为483平方公里的高新东区拉开发展帷幕。
不久前,毗邻赣江公园的香港新城企业总部项目一期办公楼和企业服务中心仅用了8个月就基本完工。无人驾驶公共汽车和清洁车辆穿梭于公园之间。集成WIFI和5G基站的多功能信息灯杆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智能食堂提供定制的饭菜;自动导向车辆停车系统省去了寻找停车位的麻烦;根据光线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办公楼...所有这些都将在企业总部成为现实。
繁忙是空香港新城的主题。去年,空港口新城启动了62个新项目,总投资670亿元。已签约注册项目35个,总投资1400亿元。“紧紧围绕‘确保机场运行’和‘塑造新城潜力’的目标,今年我们将进一步聚焦江心南组团和机场北部组团,重点关注奥林匹克体育公园核心区、三岔TOD和空中交通空的物流贸易区,加快实施高质量规划。”据空港口新城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底,空港口新城将力争建成3平方公里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这将显著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充分展示核心集聚效应。
让“创新基因”在更大空之间发挥有效作用
“创新与节能”已成为成都2020年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并将贯穿成都高新区2020年的经济发展。吴军认为,经过30多年的建设,“创新”已经成为成都高新区血脉中的天然基因。“这种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成都高新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2019年,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50941家,其中企业31853家,居成都首位。已确定2000多家高科技企业,32万名员工从事创新和创业。不久前,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新一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都有三家企业上榜,其中迈克生物有限公司和成都远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均来自成都高新区。
如何营造创新氛围,成都高新区诞生的“创新”也有自己的经验。自去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首次设立了高质量发展奖,其中包括“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奖”。首批获得该奖项的30家企业是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BOE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高新区的创新预期也将更高。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平表示,成都高新区必须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做好创新的集聚和扩散工作。“一方面,应继续聚集高端创新元素,进一步支持创新和创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总部+基地”和“研发+基地”的模式,与其他地区建立协同创新体系,发挥主导作用,形成成都和重庆创新活动的集聚和扩散枢纽
如何做好这篇“扩散文章”,成都高新区已经在思考、布局和开放。不久前启动的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合作研发基地项目,开创了“成都R&D创新、其他市州生产转型”的产业互动新模式。
以“人类城市财产”的理念推进宜居人居环境建设
“成都高新区不仅在创新驱动发展和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全省和成都的前列,而且在建设高质量生活方面也走在前列。成都高新区近年来有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陆荣东列举了许多例子,包括建设李楠、铁香寺水街和崇端等特色街区,以及促进社区综合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在园区建设之初,成都高新区是一个传统的单一工业园区。然而,随着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成都高新区正从“生产城市人”向“生产城市人”转变。根据成都高新区公安分局注册中心的统计,在过去的4年里,成都高新区的注册人口以年均5万以上的速度增长。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是宜居生活的最终落脚点。新建、升级小江花园、紫薇花园等小花园、微绿地8个;十个市政微型改造项目高标准完成,140个重点街道项目启动。在东区成功示范和建造了三个安置社区...2019年,成都高新区围绕共建共享治理,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发展和管理。
成都高新区仍在思考进一步提高“宜居度”的可能性。“根据“人民城市地产”的发展理念,我们仍需加快改善民生。”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一件接一件、一年接一年地关注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民生争取更多利益,解决更多民生担忧,让更多人感受到高新区的“民生温度”,让成都高新区成为高品质生活的宜居之地。
泛读数字阅读国家高新区
北京中关村
22000多家高科技企业、336家上市公司和80家“独角兽”企业都在这里扎根。2018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5841.9亿元,增长11.0%。技术收入1062.9亿元,增长13.4%。这是中关村第一笔超过1万亿元的技术收入。
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收入水平也是衡量高科技企业竞争力的标准之一。2018年,中关村企业技术收入增速高于企业总收入增速,表明中关村企业技术能力有所提高,证明中关村正稳步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张江高新区
张江高新区作为上海推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聚集了7万多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368家。截至去年11月22日,科学创新委员会共有61家上市公司,张江高新区有9家。
张江高新区集中力量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张江高新区已形成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2018年,张江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1240亿元,占全国的1/5。
深圳高新区
2018年,仅占深圳总面积0.6%的深圳高新区将实现244亿元/平方公里的国内生产总值和43亿元/平方公里的税收收入。专利申请占全市总量的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总量的近1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总量的1/6,上市公司培育数量占全市总量的1/3。这确实是高科技产业的“高产出领域”。
2019年,深圳高新区将从11.52平方公里扩大到159.48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两核多园”的布局,扩建后的深圳高新区将成为深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引擎和全球创新和创意资本的重要载体。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成渝新机遇下的“高科技”力量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kjsh/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