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44字,读完约8分钟
论坛网站
7月27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论坛开幕。
一大批清华大学的学者和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蓉城。他们的“任务”是分享他们最具前瞻性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并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治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建议。
与此同时,由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组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业务指导单位的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所在论坛网站上正式成立。该研究所不仅将为成都的城市发展服务,还将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范围
决策咨询研究
根据成都市高质量发展决策的需要,设立研究课题,组织优秀的专家团队开展研究。
基础研究
开展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为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推广研究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服务地方改革发展。
个案研究
选择典型的高质量开发案例,组织深入分析,形成案例研究报告,建设中国的高质量开发案例库。
该研究所还将作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基地,为其人员培训、干部教育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持。
高光
“高研究所”服务经济社会优质发展
编者获悉,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是由成都市委批准,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组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业务指导单位的新型智库机构,致力于建设全国高质量发展领域的顶级智库。
依托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项目、领先集成数据平台、应用平台和合作网络平台,研究所将广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推广研究和案例研究。业务范围包括:根据成都高质量发展决策需要,设立研究课题,组织优秀专家团队开展研究;开展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对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为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服务地方改革发展;选择典型的高质量开发案例,组织深入分析,形成案例研究报告,建设中国的高质量开发案例库。
该研究所还将作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基地,为其人员培训、干部教育和成果转化提供平台支持。
新尝试
大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彭钢说,这次论坛的目的是为促进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彭钢表示,清华大学和成都大学一直有着密切而富有成效的合作。2017年3月,成都与北京清华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开展多方面深入合作。今年3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还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创新实践总结、决策咨询服务、研究生培养、干部教育培训、智库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是落实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管理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交流与共享的重要平台。”
“高质量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还需要公共治理的有效保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蓝雪表示,成都高质量发展学院的成立是将大学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一次尝试。他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初步研究基础。通过与成都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希望能为今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专家访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
哪些行业发展前景最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整合将成为主流
“在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行业将占大多数。”27日上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在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论坛上分享了她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看法。
江小涓认为,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后,服务业低效率、高成本的特点可能会减缓未来的整体经济增长。但幸运的是,网络和数字技术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江小涓指出,由网络和数字技术支撑的服务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这是由于许多网络服务,特别是可再生的文化信息服务的初始成本高、边际成本低。例如,在依赖于互联网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教师可以教很多学生。这种服务业的效率比制造业还要高得多,在江小涓看来,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网络和数字技术在极大地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给制造业带来了质的提高。“当前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是制造业和服务业高度融合、快速增长和高附加值的行业。在未来几个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中,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的行业将占大多数。”江小涓说。
江小涓认为,我们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适应和引导的政策要求。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例如,目前,服务业提高了效率,与制造业的发展更加协调。这就要求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中性政策。
另一方面,面对大型企业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但无法控制的应用场景和有限的开发,可以制定相关的技术开发政策,更多的技术开发将移交给市场,政府将提供应用场景。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杨伟民;
政府应重视消除“一小时经济圈”的软限制
27日,在第14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杨伟民提出,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应强调“0+治理”。在他看来,现代国家治理不仅应该根据行业或领域自上而下地实施纵向治理,还应该有“空治理”和不同的空单位。
所谓“发展之间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杨伟民解释说,财富的增加和公平分享都可以保持自然再生。
杨伟民表示,目前,中国经济与人口、金融资源与人口、土地与人口、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在空之间存在“四大结构性失衡”。“空内部治理”的对象是“空内部发展”,即协调经济发展、人类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解决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杨伟民就如何进行空之间的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他认为,应首先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各地区应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方向推进发展。例如,“关键发展领域”可以集中和有效地发展。“无开发区”将阻止所有非法和非常规开发。
他还建议优化空之间的结构。例如,将实施使用控制,并控制基本农田和生态空的占用。
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杨伟民提出定义空单位,如空气流量空单位、湖泊和河流的流域单位、风景林、农田、湖泊和草地生态系统单位等。
此外,他认为应促进基础设施连接。这就要求城市群之间各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形成一个综合的交通系统,“如开辟破碎的道路,实现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的无缝连接。”当然,除了交通,其他无形的障碍也必须清除。他说,应该消除“一小时经济圈”的软约束。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陈武;
成都具备建设“国际知名消费中心城市”的条件
目前,成都如何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这是第十四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高级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讨论的话题。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陈武认为,成都有条件也有能力逐步成为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媲美的“新时期中国特色国际知名消费中心城市”。
对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义,陈武解释为:具有领先的国际水平、高质量的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规模、具有消费聚集、品牌收集、流通转移、价格形成和产业创新功能的城市消费体系、全球消费趋势引领力、全球品牌竞争力和消费供给力。
要成为“枢纽”,必须有明显的“枢纽效应”。除了发展陆海交通为商品消费提供流通中转,为服务消费提供资源配置保障外,还必须能够形成“国际趋同、国际传播、潮流引领”的消费格局。
他认为,无论从自身基础还是当前发展方向来看,成都都具备成为国际知名消费中心城市的条件。
陈武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成都可以把促进服务消费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着力点,打好“服务消费”牌,把扩大服务消费作为释放内需的突破口。加快提升重点领域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和拓展文化旅游消费、医疗卫生消费、国际教育消费等服务消费市场,以服务消费引领消费升级。
陈武还建议充分利用数据科学促进成都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进程。
这组文章是由《成都商报》-《红星报》编辑王鹏翔平和摄影编辑张志共同收集和撰写的。
来源:成都新闻网
标题:清华大学智库帮助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所成立
地址:http://www.cdsdcc.com/cdjyzx/1734.html